臨近冬至,湖北宣恩縣椿木營鄉后壩村的連片煙田里,煙農們正搶抓多云少雨天氣緊張有序地忙碌著,有的清理排水溝,有的開挖煙蔸,有的忙著聽農技人員實地講授烤煙生產的相關技術知識。
后壩村地處宣恩、鶴峰兩縣交界處,較為偏遠,距鄉政府近20分鐘車程,是宣恩縣煙草專賣局的駐村幫扶村。自2021年6月該局進駐后,第一書記石云輝與工作隊員沉下心扎下根,同村“兩委”聚焦產業崛起、謀劃主導產業、助產業振興。
過去,后壩村依靠得天獨厚的氣候、土地資源優勢,小規模種植生態烤煙,但因技術不過硬而導致效益不佳,煙農發展烤煙產業積極性不高。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石云輝和駐村工作隊上門入戶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多次和村“兩委”座談磋商,結合單位部門優勢,決定把烤煙產業作為村民“家門口就業”增收的支柱產業之一,通過規模化、集約化和現代化發展模式,蹚出一條烤煙產業發展的新路子。
“2021年全村發展種煙大戶45戶,種植烤煙面積2140畝,生產煙葉235400公斤,每公斤均價30.83元,總產值700余萬元;2022年發展種煙大戶105戶,種植烤煙面積達3240畝,生產烤煙486000公斤,每公斤均價超過33元,總產值突破1600萬元。”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周四華告訴筆者,駐村工作隊在幫扶單位支持下,累計爭取煙路、烤房、電力等產業資金200余萬元,圍繞基礎設施建設、產業項目獎補和烤煙技術力量協調等方面持續發力,讓全村烤煙產業從過去的“無名村”變成了如今的“明星村”。
脫貧戶魏興生是2022年加入烤煙規模種植大戶的煙農,種植烤煙15畝,實現產煙2250公斤,總產值74250元,在產業致富的同時,還帶動了4個脫貧勞動力在其烤煙基地就近務工,人均勞務工資收入超過6000元。“駐村工作隊和村干部既是宣傳員,又是技術員,讓我們從租土地、用工到技術指導上全程無憂。”魏興生高興地說,“有他們全心全意花大力氣支持我們發展烤煙產業,我們的錢包更鼓了,2023年我還要繼續響應號召擴大合同種植面積,讓日子更加有盼頭。”
“發放合同面積價格獎補資金90余萬元,新建臥鋪式烤房9棟,投入專項資金19.8萬元,協調170萬元資金建設煙路5.3公里,各項惠農舉措就是烤煙產業發展的‘定心丸’,讓煙農規模化發展烤煙產業的信心倍增。”談起村里發展烤煙的情況,石云輝如數家珍,并對村里的產業總體規劃也有了明確方向,“走‘烤煙+藥材’的雙產業導向,在持續擴大烤煙產業千畝規模的基礎上,同步打造千畝道地中藥材產業園,讓后壩村張開產業‘雙翼’。”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