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陽市糧煙協同發展產業區一角。單位供圖
在小河鄉潭灣村,剛從湖南瀏陽市農民烤師培訓班“充完電”回來的唐國良站在煙田里查看煙株長勢,計劃開始采摘煙葉。
“現在政策真的好,不僅經常有專家輔導我們種煙葉,我們自己也能參加培訓班,提高生產技術,讓煙葉長得更好,煙葉烘烤質量也越來越好。”唐國良高興地說。
瀏陽市烤煙生產指導中心黨組書記、主任宋國輝介紹說,該中心組織成立了市鄉村振興烤煙產業人才聯盟,建立煙葉產業人才庫,打造了激發烤煙產業人才活力的“金葉人才之家”,出臺了煙葉產業人才六大舉措,推進實施“六大人才激勵政策”。同時,組織煙農培訓及實操、“烘烤工匠”評選,以“全產業覆蓋、全鏈條服務”的方式培育人才。
煙農充電忙,生產技術水平不斷提高
唐國良今年38歲,從2016年開始種植烤煙,今年已經是第八個年頭。“去年種了100多畝,收了3.8萬斤煙葉,今年又擴大面積種了130畝。”不斷擴大種植面積的底氣源自多次參加培訓后提高的生產能力以及經年累月的經驗積累。
近日,瀏陽市2023年“金葉講堂?智匯瀏煙”農民烤師培訓暨烘烤工匠評選活動啟動。本次活動由瀏陽市鄉村振興產業人才聯盟指導,市烤煙生產指導中心、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主辦,共有來自19個鄉鎮的56名煙葉烘烤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理論及實操培訓。
在活動中,唐國良學習了病蟲害防治、烘烤工藝曲線設置、烤中煙判定、烤后煙葉分析等知識。“我感覺收獲很大,尤其是煙葉烘烤方面。”他表示,授課專家在烘烤環節的溫度和濕度設置、煙葉成熟度觀察等方面進行了專業的講解,讓自己對升溫、排濕等有了進一步的把握能力。”
2022年,瀏陽共收購煙葉15.2萬擔,超額完成收購計劃,實現煙農總收入2.9億元,較2021年增長21.7%。2023年全市種植烤煙6.5萬畝,預計收購煙葉16.5萬擔。“煙葉烘烤在烤煙生產中十分重要,通過烘烤階段的實操培訓,培育一批煙葉烘烤技能專業人才,進一步提升我市煙葉烘烤質量。”宋國輝表示。
近年來,瀏陽通過大力舉辦青年煙農培訓班、“金葉講堂”視頻號直播課堂、專業化服務人員(煙葉栽培農民技術員)培訓班,開展“煙葉烘烤工匠”“煙葉分級標兵”等競賽活動,以專家授課、討論交流、實操實訓、以賽促學等方式,著力培育了一批有理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煙葉生產技術人才。
煙農正忙上烤煙葉。
專業“技術員”,駐扎田間指導促進煙葉提質
托起煙農增收的希望,離不開種煙技術能手、煙葉生產農民技術員的幫助。截至目前,瀏陽煙葉產業有煙葉綜合服務型合作社、煙葉家庭農場、糧煙種植大戶等成員1000多戶,煙葉生產農民技術員50多名,專業服務人員1300多人。市鄉村振興烤煙產業人才聯盟成立后,更是以“盟”聚才,目前瀏陽烤煙產業“人才庫”共有200余名技術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涵蓋高校專家、行業技術能手、青年煙農、家庭農場主、技術員、從煙干部等各層次人才。
今年52歲的喻德廣是淳口鎮的一名專業煙葉生產農民技術員,為羊古、鶴源、黃荊坪等3個村的16戶煙農提供技術輔導。剛從煙田回來的喻德廣顧不上休息,趕到烤房對自控儀進行檢修,“今年的煙葉要開烤了,得提前把準備工作做好。”
喻德廣有30多年的煙葉生產經驗,2004年開始成為煙葉生產農民技術員,從育苗到移栽、到田間管理、再到烘烤,各個環節的技術要點他都爛熟于心。今年春季氣溫較低,他指導煙農開展了中耕培土、清溝理墑等,減少低溫帶來的影響,而在烘烤階段,他保持24小時在崗,隨時發現和解決煙葉烘烤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像喻德廣這樣的能手不僅會種煙、會烤煙,更會收煙,是煙葉生產發展的“行家里手”,也是煙葉種植技術的“田秀才”“土專家”。通過培養這樣的“全鏈條”技術能手,發揮他們的專業特長,幫助煙農破解技術難題,有效提高了煙葉生產質量,實現了降本增收。
除了培訓煙葉生產農民技術員,瀏陽還創新開設“金葉講堂”視頻號直播課堂,為煙稻生產提供技術培訓、現場實操演示等,煙農通過一部手機就可以向專家請教上半年如何種好煙葉、下半年怎么種植晚稻。截至5月底,累計已有2萬余人次在直播間學習生產技術。
“下階段,我們將繼續按照‘全產業覆蓋、全鏈條服務’原則,推進人才鏈、政策鏈、產業鏈、技術鏈、服務鏈‘五鏈’深度融合,繼續實施“金葉講堂·智匯瀏煙”煙葉生產系列人才培訓培養培育工作,推進瀏陽糧煙產業協同發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為高水平繪就中國式現代化瀏陽圖景,瀏陽爭當‘強省會’戰略開路先鋒貢獻煙葉力量。”宋國輝表示。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