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湖南江永縣東鋪村,映入眼簾的是一座現代化辦公樓,新修的公路沿著低丘緩坡穿村而過,一條條水泥地通入每家每戶,村莊干凈整潔,村民笑聲入耳,田間果樹相伴。很難想象,2020年以前,這里還是一個偏僻落后的小村莊。
“合作社+振興”
近年來,東鋪村抓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結合村資源和產業發展條件,大力發展沃柑、香芋、香姜、南瓜等產業種植,依靠產業發展促進農民脫貧,增強困難村自我發展能力。
“以前村集體收入非常低,一年收入不足3000多元。”永州江永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駐村干部譚國平說,有產業帶動,脫貧致富才能持續有力。近年來,江永煙草駐村干部引導脫貧戶以貼息貸款入股、勞務就業等方式參與發展,把該村村民納入專業合作社,參與種植香芋、香姜、沃柑、南瓜等產業。
“我們利用金融扶貧政策,每戶貸款5萬元,政府擔保并貼息。”譚國平說,村里用這些資金建起了綠色農業生產基地,所有脫貧戶入股享受分紅。依托“合作社+基地+脫貧戶”模式經營,成立農業園,園內推行綠色生產方式,不施化肥,不撒農藥,使用營養豐富的農家肥,一年四季盛產香芋、香姜、沃柑等經濟作物。每到收獲之際,由合作社直接聯系企業開收購車到“家門口”參與收購,再由企業加工后發往全國各地。
“在合作社每年分紅,再加上打工工資收入,一年下來不僅能吃飽喝足,還能有自己的‘小金庫’”。現如今,周竹山及其他脫貧戶每年通過合作社分紅收入就有6000元,再加上打工等其他收入,很多家庭不僅新建了住房,還用上了自己的小車。
“產業+振興”
“多虧了煙草公司,不然我何年何月才能脫貧。”回憶起19年收購的情形,蔣運成還是滿面春風。就在兩年前,蔣運成還是政府多年來掛在脫貧攻堅名單上的幫扶對象,一家四口居住在政府籌建的60平方米安置房里。由于妻子身體不好,一個孩子幼小,他無法外出打工,經濟來源多是依靠平時在街上或幫附近農戶務工所得,經濟拮據,依靠政府的補貼過著清貧日子。
2020年,夏層鋪煙草站的站長歐世譽做他的思想工作后,讓他種植烤煙,當年給了他10畝的烤煙合同種植面積,由于沒有種植資金,歐世譽就與銀行聯系,協調扶持他種植烤煙。后來又繼續從資金、機械耕作和技術給他傾斜,逐漸扶持他。如今,他種煙面積一年比一年多,日子是過得紅紅火火。
自成為東鋪村后盾單位以來,江永煙草積極發揮烤煙在鄉村振興的關鍵作用,一方面通過“一對一”培訓幫助煙農解決翻耕、移栽、采收、烘烤等各個環節技術難題。同時,組織黨員志愿者深入田間地頭做好培土、追肥、清污等工作。另一方面,與當地永發煙葉合作社協商,將脫貧戶納入合作社,由合作社提供煙苗、烘烤技術、生產資料等方面的服務;與銀行部門協作,提供煙葉種植小額扶貧貸款,解決資金問題。
2022年,東鋪村共種植烤煙343畝,收入209萬元。
“基礎建設+振興”
5月下旬傍晚,悠悠溪水畔,75歲瑤族老人歐陽女秧婆婆在自己家新翻修的客廳,悠閑地吹著電風扇乘涼。在一年前,歐陽女秧家還是簡陋的瓦房,稍微下一點大雨,晚上睡覺都不踏實。得知這一情況,駐村干部幫她申請了住房改造,去年10月底她就住上了新房。“6月申請危房改造,10月就建好了。”歐陽女秧豎起大拇指不停稱贊。
在東鋪村像歐陽女秧婆婆家這種情況還有很多,近年來,江永煙草積極籌集資金,與縣住建局、村政府緊密聯系,為全村64戶脫貧戶進行危房改造,其中新建戶高達32戶。在改造期間,向縣水利局申報了飲水工程項目,建立污水處理項目,為全村每戶都安裝上了自來水。
此外,通過亮化工程,為全村主道路安裝了250盞路燈;硬化水泥路近5公里;籌措幾十萬資金維修機耕道9.5公里,新修水渠2000米;為改善當地烤煙生產水電路、煙水煙路等,江永煙草與縣烤煙辦通力合作,為全村新建40座高標準烤房,與原有30座烤房一并組成了全縣最大的烘烤基地,為東埔村及周邊村的烤煙生產提供了強力保障。
“N”的無限延展性,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廣闊空間,如今的東鋪村,村民出門就能買菜,家門口就是水泥路,路燈通明,農耕澆水也不再是一扁擔一扁擔挑,晚上閑暇之余還可以跳跳廣場舞,看看電視……生活在這里的村民們正在共同努力向一個更加美麗、和諧、富饒的新農村奮進。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