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朗氣清,黑土地上,采收時節,專業化服務隊在田間忙碌著。黑龍江省綏化市慶安縣煙農宋曉平站在地頭上喜出望外:“今年種煙收入約38萬元,比去年多10萬元。”
為加快培育新型生產主體,2023年綏化煙葉分公司借著農機農藝融合的東風,對專業化服務隊、機械化作業進行了全方位升級,共組建53支專業服務隊,覆蓋育苗、機耕、移栽、植保、烘烤、分級等生產關鍵環節。
經營著家庭農場的宋曉平基本不用像以前那樣去煙田辛勤勞作了,因為專業服務隊已經將最辛苦的農活全都包過去了,而且成本更低。例如移栽環節,一支15人的專業服務隊使用船式移栽機交替移栽,能夠將漏苗率控制在0.1%以下,畝用工成本僅需40元。有了專業化服務的幫襯,宋曉平當年實現經濟增收10萬元。2024年,他動員村民一起種植煙葉,實行家庭農場輪流負責制,配合綏化煙葉分公司網格煙技員帶領新戶管理煙葉生產,保障技術落地,確保煙農增收。
有了政策扶持,一批新興職業煙農陸續加入烤煙種植隊伍,這其中就有宋曉平的堂兄宋朝海。得益于專業化托管式服務逐漸成熟,宋朝海的植煙事業穩步推進。其實,直到2024年整地前,宋朝海還戲稱自己是一個沒經驗、沒資金、沒技術的“三無”門外漢,正是煙葉部門的全程指導和專業化服務隊的支持打消了他的疑慮。整地施肥階段,專業服務隊以每天150畝的作業效率為其提供服務,通過一次性科學施入肥料減少了租賃車輛、二次施肥成本,真正做到了降本增效、輕松種煙。
經過努力,宋朝海的烤煙種植畝成本比宋曉平的還要低。如今,慶安縣的煙葉采收烘烤已進入尾聲,宋朝海徹底完成了從烤煙“門外漢”到“金葉大戶”的蛻變。
2024年,慶安縣加快推廣農機農藝融合,形成了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局勢。縣政府為此特批一部分資金,在國道旁建立了慶安縣烤煙基地。占地3000平方米的基地,包括20座內置式生物質烤房、800平方米的育苗大棚,以及300平方米的存放庫房等煙用設施,完成了烤煙種植從單戶種植到集約化、規模化種植的轉變。同時,這也為當地提供了至少100個穩定的工作崗位,越來越多的外出務工人員返回家鄉,緩解了煙葉生產雇人難、雇工不穩定的壓力,也完成慶安縣煙農年均收入從往年6萬元到今年20萬元的飛躍。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