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探訪云南省曲靖市馬龍煙區,在這里,煙葉烘烤與收購工作井然有序,數智科技與傳統農業發生奇妙反應,網絡、數據、手機成為了煙葉生產的高頻詞。
“慧烘烤”,讓烘烤更專業
“烤好是寶,烤壞是草”,來到馬龍區雞頭村煙點,墻上粘貼的標語格外醒目。煙點雖不大,卻干凈整潔,這里是曲靖市煙草專賣局(公司)試點建設的一處清潔智慧烘烤工場。
“烤煙是曲靖的農業支柱產業之一,烘烤環節用工量大,技術難度高,與煙農收益息息相關,因此我們致力于探索既節能環保又智能高效的烘烤工藝。”曲靖市局(公司)清潔智慧烘烤創新團隊組長張豹林說。
“清潔+智能”的煙葉烘烤模式在曲靖應運而生。
清潔,即推廣清潔能源烘烤技術和設備。通過比對篩選多類型清潔能源的烘烤模式,最終實現烘烤環節“減工、降本、減排、降損、提質、增效”目標。
智能,即探索煙葉烘烤全過程智能控制。從采收環節開始,曲靖煙區研發煙葉智能采收機,按照部位、成熟度實現智能采收,煙農也可拍照上傳“看葉識熟”小程序,自動識別煙葉成熟度;烘烤環節,他們依托手機App建立精準烘烤工藝曲線庫,輸入煙葉特性,即可自動匹配適宜的烘烤工藝曲線圖,煙農可以根據要求設置烘烤曲線,還能通過手機端實時查看煙葉烘烤過程圖像、溫濕度等數據,動動手指便能遠程修改烘烤參數,此外,智能預警模塊可識別異常情況,及時預警,減少烘烤損失。
今年,曲靖共有10438座烤房推行智慧烘烤服務,實現“成熟度智能識—烘烤工藝智能匹配—烤中智能控制—烤后智能評價”全鏈條智能化管理,烘烤用工降低0.91個/爐,畝均增收113元。
此外,為保障烘烤時節用電穩定,曲靖市局(公司)智慧烘烤項目組利用回收磷酸鐵鋰電池研發出多功能移動式電源——“烤房寶”。停電時,一個“烤房寶”可支撐生物質烤房自主運行3~4天、熱泵烤房運行1天、石墨烯烤房運行半天,解決了煙農后顧之憂。
“現在烘烤省心多了,有‘電子管家’盯著烤,有‘烤房寶’保供電,就算有事離開或突然停電,只要帶著手機,也不用怕煙葉烤壞了。”雞頭村廖家田社區煙農張家潮高興地說,如今,專業化服務和智能化烘烤設施的應用,讓他倍到安心。
“智收購”,讓定級更精準
早上7點,馬龍區舊縣煙葉站小房子煙點打開大門,迎接新一天的煙葉收購工作,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是,這里的煙葉收購全靠一雙“電子眼”。
“電子眼”指的是智能分揀線的煙葉識別設備。
“現在我們的煙葉定級可以說主要依靠數據,機器編入了適合本地區的煙葉分定級數據模型,通過采集葉片圖像就能自動匹配煙葉等級,從‘人眼識別’變成了‘電子眼識別’。”小房子煙點負責人郭斌介紹。
小房子煙點是曲靖市局(公司)開展“分定一體”模式智能收購的煙點之一。在這里,一桿煙的分級旅程這樣展開:工作人員將裝好煙葉的煙夾搬上AGV小車,配送至智能分選車間上料區,上料工將煙夾放至設備入口處,機器自動將煙夾逐片分離,隨后利用圖像識別技術對煙葉進行等級判定,傳送帶便自動傳送至對應的等級倉。
在雞頭村煙點,分定級又是另外一番景象。為了破解人工上料效率低的問題,新的機型使用機械臂替代前端工人,煙葉自動吸附在機械臂,直接放至輸送帶,上料效率提高了2.3倍。
事實上,早在2021年,曲靖市局(公司)便在馬龍區雞頭村煙點開展智能收購的試點,從“一代機”人工上煙,到“二代機”煙夾自動分離,再到“三代機”機械臂自動投放,分定級方式的革新見證了智能收購的歷程。如今,智能收購模式已推廣至13個煙點。
對于智能收購,舊縣鎮小房子村委會瓦房村61歲的煙農耿彩蘭表示支持:“我從36歲開始種煙,現在收購和以前可大不相同了,機器一過就知道煙是什么等級,每一片都清清楚楚,科學又方便!”
數據識別代替人工分揀,有效解決了人工分揀帶來的低效率、高強度、易出錯問題,能夠擺脫人為判定中的主觀因素,確保煙葉標準統一、品相一致,讓煙葉分級更加精準。據統計,智能收購較傳統收購等級綜合合格率提高2%左右,等級純度提高4%左右。
從“會烘烤”到“慧烘烤”,從“質收購”到“智收購”,煙葉烘烤收購技術革新是現代煙草農業落地生花的生動體現。曲靖市局(公司)表示,面向未來,將進一步提升煙草農業數字化應用水平,發動“數智引擎”,激發創新活力,助推煙葉生產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