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稻菽如浪、平疇如織,秋收的喜悅洋溢在鄉村田野。
從南到北,煙葉、水稻、玉米等秋收作物由“綠”轉“金”,在鄉村振興全面推進的關鍵時刻,煙草科技正深度融入農業生產各個環節:無人駕駛的新農機在廣袤田間來回穿梭,憨態可掬的機器人開始上崗收購搬運烤煙,千畝數字化智慧農田里,數據感知、作業控制、管理預警,一“鍵”呵成……
越來越多的“煙草技術活兒”在鄉村田間惠及鄉親鄉鄰,科技創新喚醒的強勁動能,正激蕩起萬千鄉村的精彩蝶變,為農業生產注入澎湃的向新動力。
綠野上科技繪就的新景,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與活力 /龍巖市局(公司)供圖
新技術——“智”躍田疇織錦繡
秋收時節,舂陵江畔,廣袤田野正升騰起新的希望。
在湖南省郴州市桂陽縣梧桐村廣袤的“煙海”中,科技的力量正悄然改變著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白色柵欄環繞下,病害孢子捕捉儀、農作物病蟲害實時監測儀等設備如忠誠的衛士般站立在田間,精準捕捉著每一絲風向的變化,為農事耕種提供寶貴的數據支持。
在距離此地40公里的郴州市局(公司)煙葉生產技術中心,科研員肖艷松正通過手中的移動終端,遠程監控并記錄著全市煙葉產區的氣象變化、病害情況、土壤質量等關鍵信息。
一體化智能監測系統,能精準掌握煙區溫濕度、風速風向、降雨蒸發、光合輻射等信息,同時高效采集土壤中水分、溫度、電導率、鹽分等數據,通過大數據智能分析,研判預測煙區病蟲害的發生期和防治期,產生的結果第一時間推送至煙技員、煙農、糧農、果農的手機中,科學高效指導病蟲害防治和農業生產。
“桂陽縣域內水稻、烤煙等農作物的病蟲害防治效率得到顯著提升,高峰期發病率降低30%~40%,農作物產量提高18%~20%,畝均節本增效800元以上。”全國農作物病蟲測報網桂陽流峰測報站負責人肖春艷介紹道。
科技的助力遠不止于此。放眼更廣袤的煙區,煙葉生產與大數據、移動互聯、人工智能等現代新興技術融合,正在為農業生產不斷注入新活力、新動能。
“一部手機”,便能對上千畝田地的生產設施進行管控;“一鍵操作”,可完成田地灌溉、精準施肥等日常管理;“一點指尖”,育苗、機耕、起壟、分級、收購等各種專業化服務輕松下單。
——在山東濰坊,新上線的智能水肥一體化系統,實現了對水分與肥料的一體化、智能化供給,“現在澆水作業,只需在手機上點一下,源源不斷的水流,沿著事先鋪設好的管道輸送到每棵煙株的身邊。”省時省工的新技術,讓煙農白俊杰連連稱贊,期待著新技術遷移到其他農業的灌溉中。
——在福建龍巖,烤房棚上,1800多塊光伏面板正沐浴在陽光中靜靜發電;烤房棚下,“云烘烤”平臺設備與手機相連,可以實時遠程監控煙葉烘烤狀態。“烘烤用上了‘千里眼’,手指點一點,就能管好20座烤房。科技‘慧’農更惠農。”煙農烘烤師吳開太自豪地說。
…………?
科技助力,沃野歡歌。在鄉村全面振興的征程中,躍動升級的煙草新科技,在全面提高煙葉產業競爭力的同時,也成為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強勁引擎。
新突破——“創”開新局惠農家
一粒良種,對農業生產意味著什么??
在山東省諸城市賈悅鎮西拐莊村煙農王樂春心里,好種子意味著省時省工省力,還能收獲好收成。
“煙葉質量好、抗病性強、經濟性狀優越,上等煙葉比例較常規品種高5個百分點、畝均產值高400余元。”望著鋪黃墜綠的百畝煙田,微笑滿溢在王樂春的臉上。
煙農的微笑,穩穩的幸福。
承托這份幸福感的背后,是行業在生物育種領域取得的新突破——系統繪制出全球精細度最高的分子標記遺傳連鎖圖譜、煙草基因表達圖譜;自主設計開發出世界首套煙草全基因組基因芯片,建立了擁有6000余份煙草種子的種質資源庫……
基因編輯、生物育種等顛覆性技術不斷加快煙草農業產業變革,煙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不斷提高,有效引領煙區農業轉型升級。
煙農的煩惱,攻關的靶向。
“以前每到煙葉團棵期,密密麻麻的煙蚜緊貼在煙葉上,讓‘金葉’變成廢葉,很是讓人頭疼。”玉溪市紅塔區烤煙種植大戶李桂瓊回憶起多年前的除蟲經歷,依舊揪心。
以蟲治蟲,煙草綠色防控技術全面推進,在廣袤煙區形成了天敵立體防控煙草蟲害、生防菌劑替代化學藥劑防治煙草病害技術體系。“聯防聯控、群防群治”,不僅煙田受益,大田其他農作物也避免了害蟲侵襲。
“煙蚜繭蜂防治技術的影響早已不限于煙草,而是惠及了整個大農業。”在技術標準的引領和產業化平臺支撐下,煙蚜繭蜂防治蚜蟲技術從云南推廣到全國,從單作物應用到多種作物,在油菜、十字花科蔬菜、糧食等非煙作物上累計應用9000多萬畝,綜合防治效果高達80%以上,累計節約防治成本60多億元。
小小的蚜繭蜂推開了行業綠色防控的“大窗口”,為農業綠色發展、鄉村振興和生態文明建設增添了“大勢能”。
突破,遠不止于此——
聚焦煙草多用途利用研究,行業充分挖掘煙草生物資源利用價值,為煙區和煙農增收拓寬思路;關注碧水藍天,清潔烘烤、資源循環利用的技術推廣,為煙區綠色發展增勢賦能……這些領域的新突破、新探索,拓寬了鄉村振興的新視野、開辟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創新驅動新路徑,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了全新動力和可能性。
新躍遷——一“葉”帶動多業興
從一粒粒“金種子”撒向廣袤煙田,到穿珠成鏈的標準化耕作,再到插上科技翅膀的智慧收購……多年來,行業積極探索煙葉生產技術精益化,為煙葉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技術支撐。
在這個過程中形成的一整套標準化作業模式和方法,如今已廣泛在煙區的大農業中推廣開來——
水肥一體化被廣泛運用到煙區瓜果蔬菜的精準培育中;良種良法配套讓更多經濟作物長得更好、收獲更多;春季孕育煙苗的大棚,秋收后整齊生長著白菜、西紅柿、冬瓜等種苗,“集約化育苗”的方法和理念,逐漸應用到大農業的生產中……具有創新性和實用性的農業新興技術被篩選、培育和推廣,每一項成果都是智慧的結晶,每一次突破都為驅動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單點躍遷,僅僅是個開始,組合發力能迸發出更強勁的科技動能。
機器“呼呼”運轉,鋪膜、放滴灌帶、蓋土、打孔一氣呵成……“過去種50畝烤煙,用工在1000個以上,費用近20萬元。去年,好機器加持生產好技術,同樣種50畝烤煙,用工僅500個,費用不到10萬元,節省一半。”在四川省攀枝花市平地鎮辣子哨村大村組種煙大戶感嘆著要素組合發力后帶來的新變化。
近年來,攀枝花煙區以農藝宜機化為抓手,再造新農藝、重構新體系,優化定型宜機化農藝技術,完善農機農藝融合生產技術規程,推動煙葉生產技術體系提檔升級,促進農機農藝深度融合,達到煙葉生產“雙減”目標。
攀枝花煙區的探索,是行業一體推進“農藝、農機、農田、農服”配套建設,通過裝備研發和農機農藝融合全面提升機械化率、促進煙區減工降本增效的“最佳案例”。
集成式的技術探索和技術推廣,讓“科技”不再單點開花,而是努力串點成線、連線成面,生產力要素實現了從分散、細碎向適度規模且集約高效綠色的躍遷,有力支撐鄉村全面振興全要素生產率的持續躍升。
新技術引領新發展、新突破開辟新路徑、新躍遷迸發新動能,綠野之上,一幅幅由科技繪就的興農新景不斷呈現,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與活力。遠望未來,行業還將繼續以科技為擎,為強農惠農富農事業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