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湖南省郴州市桂陽縣仁義鎮,片片田疇已換了新衣。隨著煙葉收購完畢,當地煙農將煙田變作稻田,用株株稻秧播下新一季的收成。
在這里,記者見到了桂陽縣人大代表、仁義鎮黨委書記周海燕。自2022年到任以來,抓好仁義鎮的煙葉產業已成了她日常工作的重心之一。
仁義鎮地處湖南濃香型煙葉核心產區,舂陵江穿境而過。全鎮煙葉種植面積3.2萬畝,年產煙葉10萬擔,是湘中南地區典型的農業大鎮、煙葉強鎮、煙稻名鎮。近年來,當地政府堅持“以煙穩糧、抓煙促糧”的工作思路,充分發揮煙葉生產傳統優勢,推動形成“煙田即糧田、煙業促稻業”的良性發展格局,發展特色農業、助力鄉村振興。
“煙葉產業是仁義鎮的經濟支柱產業,對當地富民增收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周海燕說道。
在周海燕的帶領下,仁義鎮近年來把握農業發展這條主線,以大力建設“煙稻名鎮,和美之鄉”為前進方向,積極探索“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模式,持續拓展煙葉產業鏈,不斷鞏固完善煙稻輪作產業布局,推動煙葉產業在支撐地方經濟發展以及穩定基層治理、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發揮更加多元的作用。
“有了產業,老百姓的生活就有了奔頭,勤勞致富的理念就能深入人心。”在周海燕看來,用辛勤的耕耘換得豐收的喜悅是老百姓最樸素的期盼。
如今,仁義鎮共有煙農1552戶,煙葉種植成為當地百姓主要收入來源。與此同時,近年來仁義鎮聚焦做好煙葉“后半篇文章”,深挖“煙葉+N”潛力,通過推動煙草產業延鏈強鏈,加速實現多元化發展,為當地百姓創造出更多就業機會。
“比如圍繞煙葉育苗,我們自主開發高效優質煙苗培育基質,并以煙農專業合作社為載體進行商品化生產加工。今年桂陽煙區所使用的煙苗培育基質,大部分都由我們生產供應,僅此一項便產生經濟收益1200萬元。”周海燕介紹道。
此外,在煙葉烘烤環節,他們建成了新型綠色燃料加工廠,專業從事生物質顆粒生產;在農田耕種環節,他們成立了煙用農機配套“4S”店,既為煙農提供如翻耕、起壟、移栽等農機服務,還兼營農機維修保養等項目。
“發展煙葉產業,不僅產生經濟價值,也讓鄉村振興工作有了載體和抓手,對整體發展既是‘頂梁柱’,也是‘催化劑’。”周海燕說道,“這片‘金葉子’幫我們引回了人、留住了人、生出了金,穩定的收入讓回鄉創業年輕人多了起來;現代化的煙水配套項目讓村集體增收的路徑寬了起來……”
據周海燕介紹,自2014年至今,僅煙水配套工程一項,湖南煙草商業系統便累計投入7000萬元,用于提升煙區宜機化、現代化水平,先后修筑山塘水壩160余座,疏浚灌溉溝渠465條,建成骨干溝渠64條、20.5公里,煙區灌溉條件大大改善。
同時,圍繞煙葉種植綠色防控服務大農業,當地煙草部門積極構建病蟲害綜合治理體系,在仁義煙區已形成了集益蝽與蠋蝽捕食性天敵昆蟲、赤眼蜂與蚜繭蜂同系寄生性天敵昆蟲、斜紋夜蛾等三類害蟲性誘捕劑以及向日葵生態防控為一體的綠色防控體系,每年能為3萬多畝煙稻輪作區煙農實現隱形增收180多萬元。
伴隨生產生活條件的逐步改善,如今以鄉村研學為代表的文旅項目,為仁義鎮發展旅游產業提供了可能。
“今年立足煙稻輪作優勢,依托煙水配套項目,我們開辟煙海觀景、稻海漫步、葡萄采摘、一村一品等農文旅項目,吸引了不少游客。”周海燕介紹道。
夏觀煙海碧波,秋賞稻田金浪。在煙葉產業的推動下,如今的仁義鎮正踏著時代節拍,大步向著建設“煙稻名鎮,和美之鄉”目標不斷邁進。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鞏固煙稻輪作優勢,推動農機農藝融合,提升畝產效能,擦亮‘煙稻名鎮’‘經濟強鎮’‘五美之鄉’品牌。”談及未來發展,周海燕滿懷信心。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