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已盡、冬到來,收獲萬粒倉滿載。素有“煙葉之鄉”美稱的湖北省利川市已完成了2024年度煙葉收購工作,共收購烤煙13.8萬擔,實現煙農收入2.2億元。
“一盤棋”規劃 穩定產業“基本盤”
利川有著悠久的煙葉種植歷史,是湖北省煙葉種植大縣(市),煙葉也是老百姓增收主導產業之一。因此,穩定煙葉產業“基本盤”,直接關乎煙農增收致富。近年來,利川市煙草專賣局(營銷部)著眼產業發展大局,以煙葉特色產業為抓手,堅持全市“一盤棋”統籌規劃,夯實產業發展根基。
圖為利川連片集約化規模種植煙葉基地
利川市煙草專賣局在種植區域上合理布局,因地制宜,以零散種植向集中規模化轉變,將相對連片程度高,便于機械化操作,排灌方便,土壤養分合理,生態環境優,陽光充足,常年病蟲害發生率低等區域實行合理規劃,逐步向核心煙區延伸,確保連片集約化種植規模,穩定煙葉種植面積。
同時,利川市煙草專賣局大力實施土地整治和基本農田保護,推動基本煙田保護措施落實,按照規劃對適宜煙田實行綜合整治和開發,建立生態煙田12萬畝,高標準農田0.6萬畝,深翻復墾2.86萬畝,為煙葉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在穩定規模的基礎上,利川市煙草專賣局一手抓種煙收入,一手抓煙田有效利用,充分挖掘煙田一地多用增收潛力,健全“以煙穩糧、以煙促糧”的協同發展機制,推動“煙+N”融合發展模式,引導煙農實施“煙稻、煙菜、煙豆”等多產業輪作、套種達3萬畝,形成多產業協同發展新格局,煙農畝均增收600元以上。
“一攬子”措施 提升科技“含金量”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今年以來,利川市煙草專賣局不斷完善創新體制,在品種、育苗、栽培、植保、烘烤、分級前移等方面,采取“一攬子”措施,大力開展科技創新項目,提升科技創新“含金量”。
利川市煙草專賣局突出技術攻關,強化與工業企業的合作,在建設高標準展示區2000畝的基礎上,建設18000畝示范區和10000擔高標準“中高煙”定制化開發任務,推動煙葉科技生產全覆蓋,提升煙葉生產質量。
圖為無人機在煙田統防統治
利川市煙草專賣局以科技賦能為抓手,強化煙葉植保能力,促進煙葉良好生長。據統計,2024年,該局推廣無人機統防統治應用面積達3萬畝,煙蚜繭蜂等病蟲害綜合防治面積達15萬畝(含大農業),生物菌劑替代化學農藥3萬畝以上,增強了煙葉生產抗病害預防能力。
同時,利川市煙草專賣局大力推廣新能源科技烘烤技術,不斷優化烘烤設施設備升級,使電能烤房和生物質顆粒燃料烤房得到有效應用,提升煙葉烘烤質量,確保煙農增收。目前,該市改造和新建生物質烤房1180座、電能烤房14座,走上了綠色環保、節能高效、增綠減排的科技烘烤之路。
“一條龍”服務 覆蓋生產“全過程”
優質服務,永無止境。如何在服務中發揮重要作用,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一直是利川市煙草專賣局努力的方向。
今年以來,利川市煙草專賣局以服務質量提升服務效能,以劃片管理、責任到人為措施,從育苗、移栽、植保、烘烤、分級等實行“一條龍”服務,形成區域明確、責任細化、監督到位的網格化管理體系,扎實推動各項煙葉生產關鍵技術措施落實落地。
圖為工人在進行煙葉分級
利川市煙草專賣局在服務技能上,堅持以“強化技能培訓,提升就業能力”為服務舉措,制定年度培訓方案,量身定制技能培訓“菜單”,采取“大課堂教學+實際操作+現場觀摩”相結合的方式,有針對性地開展育苗、機耕、植保、烘烤、分級等“點餐式”培訓,讓煙農從“一知半解”到“行家里手”轉變。據統計,今年各類技能培訓達1850余人/次,煙農培訓覆蓋率達100%,生產技能得到大幅提升。
同時,利川市煙草專賣局充分發揮煙農專業合作社服務職能,組建育苗、機耕、植保、烘烤、分級專業服務隊,著力解決煙農在各生產環節中存在的困難,不但讓煙農輕松種煙、放心種煙,而且還為當地老百姓提供了就業崗位。據統計,今年專業合作社為群眾提供近3000個就業崗位,實現5000余萬元的勞務收入,人均1.5萬元以上,實現了煙農閑時做工增收的愿望。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片金葉富一方百姓。如今,煙草產業已成為利川老百姓的“致富業”,煙農在煙葉產業鏈上增收致富,當地鄉村振興呈現出蓬勃生機。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