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云南省曲靖市宣威煙區采烤節令已經結束。而煙田里,農戶還得忙上一陣子,他們一邊種植煙后作物,一邊又要清理撿拾廢舊殘膜,并把撿拾收集的殘膜統一拉到煙農合作社進行回收處理。
種了一輩子地,宣威市熱水鎮熱水村的煙農楊瓊梅原來最苦惱的問題就是拿廢舊農膜沒辦法。“通常是就地掩埋,但一翻整田地,廢膜碎片就跑出來飄到空中隨風飛舞。今年,合作社提前開稱回收我們的廢舊殘膜。我們趁天氣趕緊清理撿拾拉來賣掉,不僅處理了田里的‘垃圾’,又能多少撿回幾個小錢,還能改善田地環境,一舉三得。”楊瓊梅高興地說。
楊瓊梅交售撿拾的廢舊殘膜。攝/楊祖恒
宣威市位于云南省的東北部,現有耕地277萬余畝,烤煙種植面積達25.07萬畝,地膜年用量達2000余噸。廢舊殘膜大量殘留會破壞農田土壤結構,影響作物水肥吸收,阻礙根系生長,導致農作物降質減產,影響農戶收入。
如何破解這個“老大難”問題?
“宣威市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按照‘專業化回收、資源化利用、市場化運作’思路,以宣威煙草部門資格審核通過的煙農專業合作社為主體,以煙田廢棄殘膜回收利用為重點,整體推進回收,深化適宜本地的煙田廢棄殘膜回收和資源化利用模式,促進煙葉清潔生產,減少煙田面源污染,保護煙區生態環境。”宣威市煙草分公司經理袁國慶說。
各種車輛拉運廢舊殘膜。攝/楊祖恒
“煙草公司幫我們回收殘膜是個好事情。這幾年年煙葉烘烤結束后,我們都自覺地去煙田里撿拾殘膜,已成為了習慣。現在我家地里的殘膜基本清理結束了,18畝地撿了140多斤,賣得300元左右。錢多錢少都是額外收入,關鍵是看著干凈的煙田,感覺很舒服!”熱水鎮營溝村農戶李祥敏說。
當地專業服務合作社理事長胡興明介紹說:“我們在負責的7個種煙鄉(鎮)設置了36個回收點,在煙草公司的指導下,對廢舊殘膜驗收和稱重、記錄、付款,然后拉到指定廠家進行二次加工,實現廢舊殘膜循環利用。”
宣威市煙草分公司生產經營科科長趙振宇補充說:“我們按照種植計劃面積下達和分解回收任務,每畝回收 8公斤,全市計劃回收2005.6噸。要求回收工作于11月20日前完成,并制定了實施方案和回收標準、補貼標準及檢查驗收辦法,依據協議按斤計補進行投入,殘膜回收按每公斤2.5元進行投入,其中,投入合作社每公斤0.5元,直補煙農每公斤2元。總投入將達到400余萬元。”
工作人員在查驗回收廢舊殘膜。攝/楊祖恒
為做好煙田廢舊殘膜回收再利用工作,保護好煙農賴以生存的土地,宣威煙草部門成立了廢舊殘膜回收再利用工作領導小組,并將此項工作納入年終考核。同時提出了嚴格要求,要求各煙葉站督促合作社嚴格按照規定程序規范操作,抓好組織實施,確保煙田治理工作規范、高效、有序推進;要嚴肅財經紀律,做到專款專用和嚴格規范,把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要加強監管,據實列支,嚴格檢查驗收程序,履行好檢查核實責任,堅持核實一項、支付一項。
在宣威市宜興合作社廢舊殘膜回收現場,只見回收后的廢舊殘膜堆積如山,工人們正在忙著分揀廢舊殘膜,旁邊散開一大片廢舊殘膜進行晾曬。“宜興合作社趁這幾天天氣晴好,發動廣大煙農及時進地撿拾廢舊殘膜拉來交售。目前,合作社已回收廢舊殘膜500余噸,剩余的100余噸將在近期完成。”合作社理事長張磊說。
民生無小事。接下來,宣威煙草部門還將持續跟進,加強監督,強化組織督查推動全年回收任務早日完成。同時對明年的地膜使用進行再規范,引導煙農在烤煙種植地塊使用0.01mm黑色地膜。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