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興義市是生產“山地清甜香”特色優質煙葉的最佳區域,多年來,所生產煙葉深受各工業公司青睞。但該區域易受天氣影響,春旱無雨難栽煙的情況時常發生,加上煙葉生長中后期雨水較少,煙葉產質量也會受影響。
煙葉生產事關煙農收入,也關乎煙區鄉村振興,該如何保障煙葉提質增效?興義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的辦法是讓水“活”起來。
打好抗旱蓄水備水“組合拳”
走進興義市煙區,一個個小水窖、集雨池、蓄水池格外引人注目。
小水窖圍繞核心煙區和重點煙區建設,根據年降雨量、集雨面大小來預測集雨量的多少,結合雨水走向、用水需求綜合考慮選擇修建,只要有降雨或季節性水源的地方都適合,既省時、省工、省材料,又是雨水資源化解決用水困難的有效途徑。
集雨池利用自然地勢修建在煙地,水池的上方通過起壟形成三溝四壟,在壟上平鋪薄膜,組成集雨坪,通過集雨坪收集降雨存儲在集雨池中,把零星分散的無效降雨變成有效用水,解決移栽用水問題。
蓄水池主要在煙區集中連片區域,用挖機挖一個能容20立方水左右的池子,便于大小車子拉水注入,滿足煙葉大田持續供水問題。
蓄水池滿足煙葉大田持續供水。
“利用前期存儲到集雨池中的雨水,我們在烤煙移栽時能就近取水進行移栽,節約拉水時間和成本,很適用。如果降雨太少,確實沒有積水,我們拉水放到小水窖、蓄水池里再取水也很方便。”白碗窯鎮海子村新窯組煙農張傳軍說。
通過新建小水窖、集雨池、蓄水池,動員煙農購買儲水罐等措施,今年煙區打出了抗春旱“組合拳”。公司結合各煙葉站實際情況,統一規劃,成片布局,聯動攻堅,充分發揮蓄水備水設施綜合效益,從整體和全局上來解決春旱水源保障問題。興義市局(分公司)煙葉分管經理戴輝認為,踐行“兩個至上”,就是必須用科學發展的眼光去解決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和矛盾,促進煙葉生產高質量發展。
5萬畝滴灌帶,帶出新希望
蓄水備水工作做好了,如何高效利用這來之不易的水也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去年煙葉收購結束,興義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就組織人員到海南、玉溪等地方學習滴灌技術。最大限度利用好水資源,降低烤煙用水成本,為保障煙葉生產用水供給奠定堅實基礎。
滴灌+井窖移栽抗旱保生產。
興義市白碗窯鎮海子村是全市最干旱的村組,就像煙農說的那樣,有的年份在田間流的汗水都比降的雨水多。年初白碗窯煙站針對滴灌技術召開了全鎮現場會,會上就滴灌怎么鋪設、用水量較常規淋水的對比效果、補貼政策等向煙農做了詳細講解,會后煙農反饋較好。
滴灌助力煙葉早生快發。
“今年我種植158畝烤煙,全部鋪設滴灌,打井窖、移栽、補水這幾個環節我一個人就基本能做完,解決了我請工難的問題。因為補水及時,煙株早生快發,同一片煙株長勢也較整齊。”白碗窯鎮海子村老黑泥組煙農劉文華說。
“我們全市煙區滴灌面積推廣在65%以上。滴灌帶就如一條條輸送營養的血管,適時適量把水均勻輸送到煙株,滿足煙葉生產所需的水份。這種‘一對一’的精準滴灌方式,在節約用工量的同時提高了煙葉質量,達到減工降本增效。”興義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煙葉管理股李理說。
未來,興義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將持續在新技術研發及運用上發力,強化資源利用,推動可持續發展,為實現產業強、農民富、鄉村美的愿景注入強勁動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