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中旬,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農戶們正搶抓晴好天氣施肥蓋膜,大棚里苗盆上冒起了點點新綠,新的一輪稻煙生產又開啟了。
2024年12月13日,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湖坑鎮覆膜待栽的煙田與育苗大棚。藍坤祥攝
近年來,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堅持“以煙促稻、以煙穩糧”的產業融合發展思路,推廣稻煙融合發展模式,發展現代農業新質生產力,持續助力穩定糧食生產、促進農民增收增效。
圖為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湖坑鎮奧杳片區即將成熟的煙后稻。藍坤祥攝
稻煙輪作即在前季種煙,煙葉采收完后銜接種上水稻。這樣的輪作模式能高效利用溫光資源,提高產出,一塊田能收獲一季稻和一季煙,有效提升了農田經濟效益。
“稻煙輪作能有效改善土壤生態、減少病蟲害、提高土地利用率,實現煙葉與糧食生產質量和效益的雙提升,我們正是通過稻煙產業融合發展思路,讓農民把‘飯碗’端得更穩,‘錢袋子’更為充實。”龍巖市永定區陳東鄉鄉村振興服務中心干部林炎坤說道。
經過輪作,土壤通氣性、養分結構得到改善。同時,干濕交替的土壤環境,能抑制某些雜草的生長,改變了病原菌的寄主,有利于防治煙葉青枯病、黑頸病及水稻紋枯病、稻瘟病、稻水象甲蟲害等,破解連作障礙。
當稻谷收割結束,農戶將留下的稻草進行打碎溶田,再播散上生石灰粉。稻草溶田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是天然的肥料。生石灰粉能調節土壤酸堿度,殺害土壤病毒,有效減少病蟲害發生。這一操作提高了農田可持續生產能力,進一步驗證稻煙是一對“黃金搭檔”。
“為保障種出的水稻、煙葉安全性,減少農田化學污染,我們在綠色生產方式上進行了一系列探索。”龍巖市永定區局(分公司)煙葉辦負責人林曉路說道。在煙葉物資供應階段,提供使用定制有機肥替減化肥,減少作物化肥殘留。在煙葉生長期間,釋放煙蚜繭蜂防治蚜蟲、蠋蝽防治煙青蟲,在田間安裝性誘捕器和黃板誘捕害蟲,改變了過去農藥除蟲的操作,大大減少了農殘超標。煙葉采摘結束后,組織對全區煙田廢舊地膜進行回收,避免地膜污染。
圖為龍巖市永定區湖雷鎮煙田安裝的性誘捕器和黃板。簡欣欣攝
轟隆隆……冬翻時節,龍巖市永定區永宏農業機械服務合作社成員吳鳳光駕駛著大型拖拉機農夫902駛過農田,身后便泛起疏松的泥土。通過更換車載掛件,農夫902可以滿足水旱兩個作業場景需求,實現農業設施共享,農業資源利用效率提高。除了共用農機設備,水稻收割完還能用烤房進行烘干。
“以前割完水稻要等天晴才能曬干,現在用烤房來烘干稻子,省事多了。”說到烤房綜合利用,吳鳳光連連夸贊。
為進一步推廣稻煙產業融合,龍巖市永定區局(分公司)積極融入地方政府富民強村“十百千”發展計劃,聯合推行“村黨支部+合作社+煙農”訂單式生產等模式,根據煙區合理布局,打造“千畝村、萬擔鄉”,為穩定稻煙種植打了一劑政策??“強心劑”。
2024年,永定區稻煙輪作面積4.46萬畝,畝均產值達6200元。通過探索稻煙產業融合發展,發揮煙葉產業帶動力,實現了稻煙產業“雙優雙穩”,農民增收增效,使良田的經濟價值得到了充分發揮。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