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福建省福鼎市磻溪鎮茶葉種植基地,漫山遍野的茶樹郁郁蔥蔥。陽光把滿山的茶樹照得翠綠發亮,20多名茶農穿梭于茶壟間,忙著給茶樹進行冬肥追肥。
“我們用的是超大生物有機肥,肥力很足,目前看茶樹長勢很好,明年一定是個豐收年”,茶農李建興笑呵呵地說。
茶農李建興說的超大生物有機肥,是一種有機無機復混肥。值得一提是,超大生物有機肥配方獨特,除了氮磷鉀及優質豆粕、氨基酸等常規材料,還采用了一種“獨特成分”:廢棄煙葉。
“煙葉有機質、養分、糖類都較高,我們把廢棄煙葉按10%-50%的不同比例加入到有機肥中,提升產品肥力,抑制雜菌,還能抵抗土壤蟲害。”福建超大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超大集團”)總經理官勝華介紹。
煙葉收購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棄煙葉,包括次品、邊角料及加工過程中的剩余物。超大集團所用到的煙葉,則是來自福建省邵武市煙草專賣局煙葉收購所產生的廢棄煙葉。在此之前,如何妥善處理它們,一直是棘手的問題。
如今,廢棄煙葉“變廢為寶”,有了好去處。記者看到,廢棄煙葉經過破碎、發酵、提純、脫水等一系列工藝處理,成為綠色生態肥料。
“這種資源化處理方式,既徹底杜絕非法流失,又達到了變廢為寶的目的,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對環境的影響”,正在忙著裝車的沿山站倉管員嚴春海說。記者了解到,這條生產線整個工藝設計都做到清潔生產,使用了很多先進科技設備。在生產過程中,耗水量很小,幾乎沒有任何廢水、廢氣產生,實現了全流程清潔生產。
“這些綠色肥料檢測合格后,將會投入大農業市場,實現來之于田,用之于田”,沿山煙草站站長蘭邵宗說,“我們算了一筆賬,使用綠色技術處理1噸廢棄煙葉,不僅可以幾乎做到零排放零污染,還可以獲得2萬元至5萬元產值的綠色生態肥料,真正把廢棄煙葉‘變廢為寶’。”
站點人員對廢棄煙葉進行稱重出庫 黃凌暉供圖
據了解,這條無害化處理生產線每年處理能力為80噸,160噸綠色生態肥料將從這里運向育苗大棚。為了滿足廢棄煙葉處理需求,超大集團計劃投入80余萬元,擴大生產規模,在3年內達到200噸的處理能力。
廢棄煙葉資源化處理為有機肥,提供給白茶種植戶使用。黃凌暉供圖
下階段,福建省邵武市煙草專賣局將持續深化與超大集團的合作模式,采用更高效、更環保的生產技術,提高廢棄煙葉的資源化處理水平,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推動煙葉生產提質增效、綠色發展。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