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煙田,處處涌動著蓬勃的生機與活力。安徽池州煙葉的田壟間,煙農們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他們正搶抓農時,開展煙葉移栽準備工作,泥土的清香與春耕的喜悅交織在空氣中,奏響了一曲春日的勞作樂章。
不過今年,有個新鮮玩意兒加入了這場春耕盛會,讓煙田移栽來了個“一鍵提速”,它就是技術員和煙農共同升級改造的新型打孔組合器具。這款器具不僅操作簡便,還大大提升了移栽效率,成為煙農們交口稱贊的“好幫手”。
在過去,煙苗移栽堪稱一場“體力大作戰”。煙農們只能依靠最傳統的腳踩下壓方式打孔,每一下都要使出全身力氣。
據統計,使用老舊工具,即使拼盡全力,每位煙農一天最多也只能打出4畝地的移栽孔洞。不僅如此,傳統器具打出的孔洞深淺不一、間距不均,導致煙苗成活率難以保證,對煙農們身體消耗也極大。
如今,新型組合打孔器具的投入使用,進一步改變了這一局面。煙農們操作著這個“新武器”,輕松省力,打孔速度大幅提升。現在,一位煙農操作新器具,一天輕輕松松就能打出8畝多地的移栽孔洞,效率是原來的1倍之多。更重要的是,新器具打出的孔洞深度、間距均勻一致,為煙苗的移栽提供了更加標準化的條件,大大提高了煙苗的成活率。
“這器具可幫了大忙!以前打孔,累得腰都直不起來,現在輕松多了,速度快了,打出的孔洞質量還好,以后種煙更有信心了!”一位正在田間忙碌的煙農興奮地說道。
他指著田壟間整齊劃一的孔洞介紹道:“你看,這些孔洞深度都在17-18厘米左右,間距也完全一致,煙苗種下去后長得特別整齊,成活率比以前高多了。”
這看似構造簡易的器具,背后卻凝聚著技術人員無數的心血與智慧。技術員在實地指導過程中,深切體會到傳統移栽器具存在諸多弊端,于是萌生了對原有器具進行改造升級的念頭。此后,他們經過反復試驗、不斷改進,充分結合實踐經驗與專業知識,最終成功改造出了這款輕便且高效的打孔組合器具。
“科技創新是推動農業發展的核心動力。”技術員表示:“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嘗試,讓煙農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實現煙葉生產的標準化、現代化,為煙農創造更多的價值。”
在這個春天,煙田成為了科技創新的試驗田,技術員與煙農攜手并肩,用智慧和汗水為煙葉生產注入新的活力。新型打孔組合器具的應用,不僅是一次技術上的創新,更是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的生動縮影。它讓我們看到,科技創新正以強大的力量,推動著傳統農業向現代化、智能化邁進,為鄉村振興勾勒出一幅充滿希望的美好藍圖。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