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聲聲催種忙,田間地頭皆繁忙。”放眼望去,田壟上村民們忙碌的身影隨處可見。伴隨著陣陣轟鳴聲,一片片蕎麥被收割起來,整齊地鋪在田埂上,享受著陽光的烘干;油菜田中,游客的歡聲笑語此起彼伏,黃燦燦的花朵以芬芳飽滿的姿態迎接著豐收的到來。這一幕幕生動的場景,正是云南省宜良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近年來通過“糧煙協同、多元融合”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縮影。
“雙訂單”模式:創新機制助力農民增收
“煙蕎輪作,是近幾年我們一直在探索實行的‘雙訂單’模式。”沃強烤煙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鄒建國介紹,“我們與煙農簽訂收購協議,按每公斤高于市場價0.2元的單價在田間直接收購苦蕎,既解決了煙農的銷路問題,又保障了他們的收益。隨后,我們將苦蕎初加工后銷售給當地酒廠,實現效益最大化。”
收獲后的蕎麥
鄒建國口中的“雙訂單”模式,通過土地流轉實現了蕎麥的規模化種植、集中化管理和機械化采收。合作社與煙農簽訂收購協議,進行兜底收購,確保煙農的收益,實現“一地兩收”。合作社收購后,對苦蕎進行初加工并銷售給當地酒廠,進一步提升了產品附加值。這種模式不僅降低了煙農的種植風險,還為他們提供了穩定的收入來源。
此外,“雙訂單”模式還包括煙薯協同、煙蔬輪作等形式。通過政府、煙草公司、企業和合作社的多方聯動,打通了產、供、銷全產業鏈。通過土壤檢測、海拔測量和市場評估,科學選定種植品種,制定種植計劃,解決了農戶“種什么”的問題;與農戶簽訂種植協議,定量定價,確保產品不滯銷,解決了“賣給誰”的問題;產品以定價、定質的方式回收,超出合同量的部分根據市場價格浮動,保障了農戶的種植收益,解決了“賣多少”的問題。
多元融合: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
在煙糧協同的基礎上,宜良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還積極探索農業與旅游、文化等產業的深度融合。油菜花田不僅為農民帶來了經濟收益,還吸引了大量游客,成為當地鄉村旅游的一大亮點。游客們在花田中拍照打卡,體驗農耕文化,帶動了周邊餐飲、住宿等服務業的發展,形成了“農業+旅游”的復合型產業模式。
油菜花田成旅游熱點
在推動產業融合的同時,宜良縣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通過科學輪作和土壤改良,減少了化肥和農藥的使用,保護了農田生態環境。煙糧協同模式不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還促進了農業資源的循環利用,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贏。
以耕地為載體,以產業為抓手,以融合為路徑,通過糧煙協同和多元融合,提高了煙田復種指數和煙農收入,糧食裝滿了“面袋子”,煙葉裝滿了“錢袋子”。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糧煙協同的故事仍在繼續書寫,多元融合的發展之路也將越走越寬廣。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