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羅平縣板橋鎮金雞村,農機在整地理墑 /趙凈剛 攝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耕春管正當時。3月,云南各煙區搶抓農時、不負春光,在廣闊的云嶺大地上奏響生機勃勃、充滿希望的“春耕序曲”。
“看看煙苗怎么樣了?”晨霧還未散盡,玉溪市峨山縣大龍潭鄉三條箐育苗點的育苗業主施玲美站在自家門口,掏出手機輕輕一點,遠在幾公里之外的育苗棚,棚溫、棚濕、基質溫、水溫已由電子傳感器實時采集,在育苗智管APP里顯示了出來。
“以前每天要去4次育苗棚,記錄棚內溫濕度、基質溫和水溫。現在好了,系統自動采集數據,出現異常就給我發預警短信,我再去育苗點查看情況。”施玲美輕快地說。
“苗好一半收”,培育優質壯苗是煙葉生產的第一步,也是煙葉生產的基礎。通過智能育苗管控,玉溪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利用物聯網技術實時采集溫濕度、動態監測農藝措施執行情況以及病蟲害數據,確保育苗過程的精細管理。
不止于此,玉溪市局(公司)還圍繞發放籽種、供應煙苗、定位移栽、清點株數四大核心任務,在育苗、移栽、大田三個環節中實現了精準化、數字化的管理,有效提升了生產效率與資源利用率。
施玲美對此有很直觀的感受:“往年育苗供苗全靠筆記,稍不注意就會出錯,晚上回去還要自己算總數。現在,系統可以記錄每戶煙農領取的煙苗株數,生成詳細的記錄,管理變得越來越規范?!?/p>
再來看曲靖市羅平縣,不久前還吸引著無數游客目光的油菜花海如今已杳無蹤跡。藍天白云下,拖拉機引擎轟鳴,在紅土地上穿梭往來,“織出”經緯交錯的紋路。
羅平縣老廠鄉大柳樹村的煙田里,煙農岳云龍望著備耕正忙的旋耕機、起壟機,高興地說:“合作社機耕隊按照市場行情,每畝收費100元,算上煙草公司補貼的50元,比人工便宜一多半。”
今年,羅平縣局(分公司)已投入機械化補貼資金980萬元,煙農可根據需求選擇“全程托管”或“自主作業”。預計育苗、耕地、打塘、覆膜、中耕等重點環節機械化作業率可達50%以上。
無獨有偶,文山州丘北縣的吳家海也因為機械化作業水平的提升,省了不少力氣。他家的40畝煙田分布在山地的褶皺里,遠遠望去,如同一塊掛在半山腰的棕毯?!耙郧耙圃约?#xff0c;全家5口人每天摸黑下地,跪著栽苗,膝蓋磨出血泡是常事。”
如今他的農機庫里,起壟機、覆膜機、無人機一應俱全,指揮中樞是手機里那個名為“云滴農機”的藍色APP?!澳憧催@個移栽數據看板,作業進度、株距偏差、土壤墑情全在掌握,過幾天開始移栽,就能派上用場?!?/span>
合同分配也趕上了數字化的“紅利”。“現在合同分配全憑數據說話,大伙兒心里都亮堂?!痹诹_平縣老廠煙站,煙農們聚在一起,對今年推行的“智慧煙農評價系統”贊不絕口。
“基礎面積+增減面積”細化,合同預分配,9項關鍵指標動態計算,A、B、C、D四檔煙農劃分。既考量硬件設施,又納入質量數據,同時結合勞動力狀況和煙農意愿,通過權重算法生成綜合得分。
“這個系統就像給煙農‘精準畫像’?!崩蠌S煙站職工陳柄楠一邊現場演示一邊說。平臺通過自動抓取歷史交售數據、綁定GPS地塊信息,確保“地塊—合同—農戶”三位一體,杜絕虛報面積。
煙農岳云龍點頭說:“如今這賬算得明白,能分多少合同咱心里也有個底,這可比托關系找門路實在多了。”
加“數”跑步的,還有更多服務環節。今年,為了有效減少煙苗運輸損耗,節省煙農時間與種植成本,文山州局(公司)精準直擊傳統送苗模式的痛點,在煙苗運輸領域引入數字化煙苗配送平臺——“云煙送苗”。
廣南縣五珠鄉煙農陳國林對此滿懷期待:“過幾天就要開始移栽了,我們這兒大部分種煙地塊離育苗點很遠,自己運輸煙苗難免會折斷一些,影響移栽質量。要是能像網上購物一樣,在家用手機下單就能把煙苗送到田里,那可幫了大忙?!?/span>
“沒問題?!蔽逯闊熑~收購站站長王加春拍了拍陳國林的肩膀,說:“‘云煙送苗’采用線上+線下雙輪驅動,煙農通過APP完成煙苗預訂,系統匹配最優配送方案,烤煙服務合作社依托專業化運輸車隊和智能裝具,實現煙苗從育苗點到煙田的全程高效運輸,再也不用怕運輸過程產生損耗了?!?/span>
視線穿過波浪般起伏的耕地,監控設備、無人機、大型農機、網絡、手機……各式各樣的現代化設備正在悄然間改變著這片土地,傳統農事正在發生著最美的蛻變——既延續著春華秋實的千年韻律,又躍動著數字時代的強勁脈搏。
從合同網簽到智慧育苗,再到全流程數字化精準生產,科技的力量不斷匯聚。圍繞春耕備耕關鍵環節,云南省局(公司)全面落實煙葉生產精準管控,建立自下而上的煙葉單產分配機制,探索應用智慧煙農管理評價指標體系,合同公示提升煙葉合同信息的透明度,起草《2025年煙葉高質量發展考核方案》,從上到下形成了推進煙葉精準生產的良好氛圍……
當機械臂代替了鋤頭,當數據流灌溉著田壟,云嶺高原上的春耕圖景,已然勾勒出農業新質生產力的生動輪廓。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