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是他時常掛在嘴邊的話。短短五年的軍旅生涯造就了他的堅毅與執著,無論在哪個崗位,他都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時時處處身先士卒,忠實履行自己的職責,他就是安徽中煙蚌埠卷煙廠行政科安全員高峰。
高峰,共產黨員,1986年10月部隊退伍后分配到蚌埠卷煙廠。當過操作工、安保,編過企業報、跑過營銷。在工作中,他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以最高效率、最快速度、最高質量作為標準。他在部隊期間12次立功受獎,二次榮立三等功。退伍后先后7次被中煙公司、廠黨委表彰為先進工作者和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他所在的黨支部,榮獲安徽中煙基層先進黨組織稱號。支部連續八年在廠黨委年度考核優秀,由其撰寫的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周年征文被國家局評選為一等獎。
作為一名退伍軍人,一名共產黨員,他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時刻以優秀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處處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恪盡職守,無私奉獻,愛崗敬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以自己的言行詮釋了共產黨員、退伍軍人的先進性。
書寫企業改革發展故事 追尋黃山品牌發展歷程
1989年因工作調整,他開始從事蚌埠卷煙廠廠史展覽館的籌備工作。四個多月的時間,他用筆記錄下十多萬字的企業發展歷史,白天尋找、采訪企業退休老人,晚上回到家整理記錄,硬是靠筆和紙把企業歷史“串在一起”。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廠史展覽館從展館布局、內容、歷史大事件、文物征集等與企業相關的實物,從不同的地方、捐贈的對象,源源不斷地擺放在廠史館內展出。特別是1958年,時任國家主席的劉少奇同志來廠視察的照片,是從企業職工手里征集到的“鎮館之寶”,也為黃山品牌的發展歷史的溯源,劃上了一個句號。
2011年七月上旬,在企業即將建廠70周年,他和企業紅色文化創新工作室的同志們一起,奔赴蚌埠卷煙廠建廠原址地----江蘇鹽城益林鎮,探尋企業紅色基因之源,挖掘支撐企業發展的鐵軍精神。他們采訪當年在新四軍三師后勤卷煙廠工作過的老同志講述當年企業發展歷史,聆聽當地新四軍老戰士參加黃橋之戰的經歷,參觀鹽城新四軍紀念館,從益林鎮志中點滴細節中,挖掘出蚌埠卷煙廠的發展壯大的歷程。他白天采訪、攝影,晚上立即把采訪的資料寫成角本,短短四天時間,形成近五萬字的采訪稿件,為企業發展歷程書寫了一篇華章。
1990年四月,他又負責企業的宣傳工作。為了盡快適應工作,他主動加強學習,認真研究“企業報”政策規定。一本本材料,讀了又讀,翻了又翻,紙張都起了毛邊。為了深入挖掘企業在改革開放中的先進典型和工作亮點,他經常深入班組、機臺,采訪車間新聞人物,及時宣傳行業部署,大力弘揚企業文化,他主辦的東海報、東海人雜志和東海電視臺受到全廠干部職工的一致好評。
1993年6月8日,黃山品牌一夜之間成為全國人民交流的話題,也正是他撰寫的長篇紀實通訊“黃山煙”誕生記,讓這個名不經傳的企業品牌迅速成為卷煙市場的焦點。而市場形成的效應,也開啟了行業新的經典營銷模式。
真正的高手都是悄無聲息的擺渡人,勤奮則是到達彼岸的舵手。
志愿服務樂于奉獻 熱心公益文明相伴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多年來他時刻秉持“當文明人,做文明事”的人生理念,認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他積極參與社區“禮讓斑馬線,文明伴我行”志愿服務和文明城市創建等工作。在企業參加全國文明單位和蚌埠市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熱心企業和社會公益事業,經常捐款捐物,奉獻愛心。作為支部組織委員的他在“汶川捐款捐物”、“馳援武漢”愛心捐款時,他和支委們第一時間組織全體黨員積極參與,并發動身邊人捐款捐物。他還通過支付寶公益平臺奉獻愛心,積極參加“關心留守兒童、關愛孤寡老人、走進殘障兒童中間”等一系列活動,累計公益捐贈65次,參與公益活動18次。
把初心寫在行動上,把使命落在崗位上。作為一名退伍軍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普通的志愿者,他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恪守“奉獻不言苦,追求無止境”的人生格言,為建設美麗企業默默地貢獻自己的力量。
疫情防控主動擔當 孜孜不倦執筆為企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穿上軍裝保家衛國,脫下軍裝退伍不褪色,依然保持著良好的戰斗作風。
他們始終保持著無私奉獻的軍人本色,積極請纓作戰,詮釋著一種曾經軍人的本色。
2020年的春節,是一個極不平凡的春節,一場抗擊新冠疫情的戰役在全國各地展開。多年養成看新聞、讀報的他,政治敏銳性讓他感到又一場“大考”即將上演。2月1日,他通過支部黨員群,把抗擊新冠疫情的資料發給大家,同時要求全體黨員時刻保持“臨戰狀態”。
因為他所在的部門就是全廠抗疫工作的主責部門。面對疫情,他堅持每日研讀電視新聞報刊雜志,及時跟進黨中央的最新思想和行業及省、市最新工作部署,將其融入政策文件和文字材料,指導工作、推動工作。
2月2日晚21點左右,他接到廠黨建工作科負責人的電話,要求把企業抗疫工作的做法形成文字上報。他放棄休息時間,連夜通過電話和微信,收集、采訪全廠各部門積極防疫抗疫的做法和措施。他心里明白,越是這種關鍵時刻,越是考驗黨性原則的時刻,就越要堅守崗位,越要勇挑重擔。面對各種信息,經過他仔細篩選,終于在第二天凌晨五點鐘,全部整理完畢。由于家里不能辦公,他稍作休息,成功從“小區越獄”來到廠里,把企業抗擊疫情的情況和新聞報道及時發了出去,幾天后,人民網安徽頻道、中國煙草資訊網等報道了企業抗擊疫情的新聞。
從那天開始到企業順利的復工復產,他和支部其他同事就沒有休息過一天時間。一起堅守廠門口、一起到車間、辦公區域及廠區公共區域消毒、一起搬運抗疫物質,別人休息時,他還要把稿件一遍遍寫出來,發出去。不知道是什么力量喚起了他軍人的那顆充滿熱血與責任的心。在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事業上繼續傳承紅色作風,發揚軍人本色。
滄海橫流顯砥柱,萬山磅礴看主峰。他雖然脫下了軍裝,但是“退伍不褪色,退役不褪志”,依然戰斗在為人民服務的前沿陣地。三十多年來筆耕不綴、忠于職守、一心為民,持續強化責任感和使命感,以更高的榮譽感和責任心做好本職工作。同時帶動身邊的同事立足崗位,愛崗敬業,用執著繼續抒寫退役軍人新風采。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