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慶(右)慰問留守老人
在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中,江蘇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人力資源部的青年黨員張國慶勇挑駐村第一書記重擔,將火熱的青春奉獻給廣闊的田野。
2018年,張國慶受單位委派加入江蘇省委駐泗陽縣幫扶工作隊,擔任李口鎮渡口村第一書記。駐村兩年間,他帶領渡口村實現了從鎮里“吊車尾”到“領頭羊”的轉變,讓當地群眾過上了新生活。
初到渡口村的情景,張國慶至今難忘——進村路顛簸狹窄,塵土隨著車輪四處翻飛。村黨支部辦公室是兩間透風漏雨的舊瓦房。村干部平均年齡63歲。村子脫貧攻堅的難度超乎他的想象。
“扶貧先扶志,特別是村兩委班子一定要增強戰斗力。”張國慶決定“三箭齊發”——大力加強黨組織建設,優化村兩委人員結構,吸引村里有威望的致富“能人”和青年大學生加入村兩委;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爭取幫扶資金,建起黨群服務中心。
在渡口村黨群服務中心落成儀式上,鮮紅的黨旗升起來,同樣“升起來”的還有村兩委的戰斗力和積極性。村兩委帶領村民拓寬進村路,狹窄的單車道變成了寬闊的雙車道,直接連通了縣道。道寬了,路通了,群眾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張國慶了解到村集體有建廠房、發展蔬菜產業等想法,他很認可:“脫貧攻堅一定要有長效的產業作支撐,不然很容易脫貧又返貧。”他積極跑審批,請專業人員來村里勘探、規劃,磨破嘴皮、踏破腳皮,四處奔忙。
功夫不負有心人。新建的廠房在渡口村拔地而起,租賃給當地純凈水生產企業,許多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占地300畝的蔬菜扶貧產業園也建成投產,村民在政府引導下流轉了土地,不僅拿到了租金,還在產業園里找到了活干。
渡口村大棚里的西瓜豐收了,村民們品嘗著在家門口種的西瓜,笑著說:“甜,真甜到了心里。”
要想讓村里的生活真正甜起來,還要讓村民的思想活起來、村里的環境美起來。
張國慶通過走訪發現村里許多年輕人進城打工了,老人們常說村里“冷冷清清”。“一定要讓村里活起來。”張國慶暗下決心。他與村兩委一道積極爭取資金,為村里建起了4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廣場。
為了進一步美化村子,張國慶撥通了當地一位花卉企業家的電話,說明了村里的狀況,并詢問能否以成本價購買一批樹苗。對方被張國慶的為民情懷所打動,欣然應允:“為老百姓辦實事,我們企業也責無旁貸。”
花花草草運來的時候,村里的男女老少全出動了,有的幫著搬運,有的幫忙栽種,村里比過年還要熱鬧。種緋紅晚櫻時,村里一位大姐說:“張書記,我在杭州打工時見過這個花,好看得很哩!”張國慶笑著說:“今后,咱們渡口村也有大城市的美景啦!”說罷,鄉親們笑成一片。
第二年,繁花盛開,香氣四溢,文化廣場上熱熱鬧鬧,廣場舞成了許多村民每晚的固定活動。60多歲的李大娘喜不自禁:“現在俺們村歡聲笑語多了、爭吵打罵少了,運動健身的多了、生病住院的少了。”
扶志又扶智,合力拔窮根。張國慶駐村期間,渡口村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全面提升,小學修繕一新,河清水綠,村里燈火明、路相連。更可喜的是,村子的“造血能力”顯著增強,黨建引領激發起群眾致富奔小康的闖勁,渡口村成功甩掉了省定經濟薄弱村的帽子。
近年來,張國慶先后榮獲“2018年度煙草行業扶貧工作先進個人”和“江蘇省省級機關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