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在福建省龍巖市煙草公司上杭分公司藍溪煙草站收購大廳看到,一位臉頰黝黑、笑容憨厚的專業化分級女工,雙手嫻熟,認真分級。她就是遠近聞名的上杭縣藍溪鎮覺坊村積極樂觀、自強不息、“巾幗不讓須眉”的女煙農田春香。
自強不息堅守愛
田春香今年43歲,育有一子一女,家中有4口人,婆婆70歲。十多年前,花季少女的田春香和很多年輕人一樣背起行囊外出打工,想在外面闖出一番事業。那個時候,她輾轉福州、潮州等地進廠工作,這樣一干就干到談婚論嫁的年齡。
“2003年女兒出生,2008年兒子出生了。夫妻倆起早摸黑,一邊種煙,丈夫一邊還給當地村民建房打工賺錢,家里很快有了積蓄。2009年,家里動工建造新房,我老公是個泥水匠,房子都是自己建起來的。”田春香介紹說。
“2010年,我老公因患腦萎縮醫治無效,不幸去世,家里失去了頂梁柱。他走的時候,我這棟房子內外墻都還沒有裝修好。”田春香追憶往事,一段屬于她的幸福而又悲慟的回憶。
農村里年輕女人沒了丈夫,一般都會被勸說“改嫁”。田春香生于1979年,2010年老公去世時她才32歲,她耳邊常充斥著,“趁年輕,另找一個人過日子吧”。
但田春香不為所動,帶著對丈夫的懷念,帶著對兒女的責任和期望,堅守著這個家,把撫養子女、贍養婆婆的重擔扛了起來。
“為了增加收入,我除了種煙種水稻,空閑時間還打零工。”田春香說。
“老公生病的時候為了給他治病,我家里欠下了很多錢,后來因孩子讀書等生活需要也向親戚借錢,但現在我已經把錢還完了。”田春香的堅守是艱難的,但一想到還完了欠債,她表情輕松,好像這些往事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樣。
小孩讀書、老公治病和建房欠債,面對困境,自己該做些什么?田春香客觀分析當時的形勢、家鄉的情況,綜合考慮之后覺得種煙是最好的選擇。藍溪這片有著悠久煙葉種植歷史的土地,她的父輩也種了十幾年的煙,掙了不少錢。她覺得希望就此而來,于是田春香與煙葉結下了不解之緣,種煙面積逐年增加,一門心思種煙掙錢養家。
科技種煙勤致富
“今年我種煙12畝,純收入2.9萬元不成問題,我每年種煙8-11畝,年年都能交出一份‘漂亮的效益單’”田春香高興地告訴筆者。
“你要問我其他的,我可能說不來,問我這些年攢下來的種煙經驗的話,那我要說的可不少。”在田春香看來,她之所以年年種煙效益好,種煙技術是關鍵,關鍵性的生產措施都是她格外的注重點,當然,并駕齊驅的是管理有道,助力減工降本提質增效。
田春香種煙路上講究“時令”。“什么時候該做什么,是我們靠種田吃飯最講究的一點。我從來都按步子走不過季,有些做事拖拉的煙農,過了時令才做該做的事,烤煙怎么長得漂亮啊。”依時令而行是田春香首先講到的,不讓自己的煙輸在起跑線就得按部就班,提前謀劃,一環扣一環。
講究“聽煙技員的”。從種五六畝到十一二畝烤煙,田春香很深的體會就是,“聽煙技員的不會錯!”在她種煙的近20年里,每個階段每個環節,每天或隔1天都有煙技員下村下田指導。哪些煙苗缺什么養分,哪塊田要少下肥,哪些煙株有病蟲害,田春香的烤煙生產進度等,包村煙技員廖杭興都一清二楚。“按照煙技員說的做我心里有底,聽煙技員指揮,努力把煙種好。”田春香堅定不移。
種上“黃金葉”,走上致富路,田春香的生活舊貌換新顏。“致富金葉”見證了她生命中很多難忘的時刻,如今她的大女兒幼師畢業,兒子就讀初二。巾幗女子田春香自強不息堅守愛,種煙圓了女兒、兒子的就學“夢”。“我一個人種煙,可以讓婆婆安度晚年,可以讓女兒、兒子高興上學,太值了!”田春香說到這,臉上洋溢出來的“幸福指數”滿滿。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