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煙葉復烤有限責任公司文山復烤廠的分選車間和收儲貨場里,總是有一個身影,身穿一件洗的泛白的短袖,戴著一頂草帽,走著,看著,思考著……這個身影所經過的地方,大家都會感到心安,因為這個身影總是走向需要解決問題的地方,因為這個身影總是走向需要他的地方,這個身影有個親切的名字——老何。
這個身影,屬于何健勇。
成長于金葉
1994年,“老何”成為了一名學徒,開始與煙葉打交道。二十七個春秋歲月,老何一步步地從基層走來,不管走到了哪個崗位,老何一直堅持著三件事:認識煙葉,理解煙葉,珍惜煙葉。
何建勇(左一)指導煙葉分選培訓(王淼攝)
多年以來,老何有個習慣,一有空就喜歡去車間走走、現場看看。遇到定級有爭議的煙葉,同事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老何。老何對煙葉的分選,似乎有著一種執念,從收儲煙葉開始,老何都要面對面的與客戶進行商榷。對于煙葉的來料情況,平常幽默的老何顯得十分嚴肅,他帶著檢驗人員,嚴格地抽檢,時刻關注著煙葉是否會出現異常。
2021年7月,云南煙葉復烤公司生產經營科開展煙葉分級管理人員培訓,在培訓過程中,已經算得上老師傅的老何,仍然一絲不茍地仔細端詳著每一片煙葉,在片煙實踐訓練中,老何以91.50分的成績取得第一,同事們來祝賀老何時,老何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我們共產黨員無論走到哪,都不能忘了本。無論在什么崗位,也都不能生疏了‘吃飯’的技能!”這是老何常說的一句話。
牽掛于金葉
2013年文山復烤廠開始進行精片選,在沒有任何經驗和技術參考的前提下,無法避免地出現了工作效率底、分選產量無法提高的局面,這成為車間主任和工業客戶當時急需解決的一個心病。在一次下班途中,客戶和老何聊起來這件事,老何就把這件事放在了心上。此后,老何一上班就去分選現場守著看、跟著選,那段時間里,同事們想要找到老何就只能去車間。
在仔細觀察之后,老何發現,由之前的質檢員檢驗生產,變為質檢員先檢驗,檢驗結果指導分選方式,可以直接影響到分選產出量,能幫助解決質和量的統一。看似不起眼的一個小動作,在老何的眼皮子底下,終于成為了破局的關鍵。
“保證沒問題”是老何的另一句口頭禪,這簡單的五個字,背后是下足了功夫的老何在時刻準備著。無論遇到任何困難,老何對自己嚴苛的要求讓他不允許在客戶找了他還有無法解決的問題出現,因為老何始終牽掛著煙葉,也始終牽掛著煙葉上所壓著的那份責任和信任。
傳承于金葉
把服務客戶放到心坎上的老何,不僅收獲了同事的肯定和客戶的好評,更吸引了廠內的青年職工的敬仰和追隨。
2015年參加工作的白浩初到倉儲分選車間時,對煙葉分選沒有任何經驗。那段時間,老何總是停留在白浩的身邊,耐心指導,口傳心授,直到月光亮起,灰塵落下,那兩個身影還一直在。在今年的煙葉分級培訓暨技能競賽中,白浩已經不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白”,他取得35歲以下年輕人第三名的優異成績。
文山廠的均質化加工,離不開老何。老何從方案策劃到過程管控手把手的帶團隊。即使客戶沒有需求,老何也主動做起增值服務,同時鍛煉著隊伍,因為老何心里知道,均質化加工即使不在今天,在不遠的明天也離不開一支專業的隊伍。
“作為一名黨員,這一路走來都離不開組織的支持。同時,一名年輕人,一路走去也離不開我們這些老同志的支持。”老何笑著說。
1994年老何剛成為學徒時廠門口的那棵小樹,經歷二十七載四季交替,如今已成了一片綠蔭。時光荏苒,老何的堅守一直沒變,他從金葉中汲取著營養,他在金葉中灌溉著熱情,他也一直努力地將那些年輕的“青苗”,培養成一片片金葉。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