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劉,我們部門需要制作一部短視頻,請您來幫幫忙。”“劉師,我家煙葉不知道得了啥病,請您來看是怎么回事?”......
每天,陜西省安康旬陽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煙葉股副股長劉永鋒的電話總是響個不停,各種求助絡繹不絕,同事們戲稱他為“科技隊長”、“救火隊長”。
劉永鋒與煙葉結緣,偶然之中帶著一定的必然。旬陽是煙葉大縣,作為一名80后和土生土長的旬陽人,從上小學起,劉永鋒家里就種著烤煙。上中學后,每逢暑假,勤快懂事的劉永鋒就幫著父母編桿、烘烤,甚至分級,每每父母交售煙葉換回不菲的經濟收入時,劉永鋒就樂開了花,因為再也不為學費、生活費發愁了。就這樣,劉永鋒懷著一顆感恩的心,順利考上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專業,并在校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2011年,劉永鋒大學畢業后,如愿進入旬陽縣局(分公司)煙葉技術推廣站,擔任他所向往且熟悉的煙葉生產技術推廣工作。
劉永鋒正在給煙農講解封口器使用方法
作為一名新進大學生,面龐稍顯稚嫩的劉永鋒沒有像其他初出學堂門的大學生那樣青澀,而是一頭撲進工作中,短短一個月,就讓同事們刮目相看。
“小劉愛學習、肯動腦、善鉆研,剛報到時我就安排他錄入基礎設施建設電子檔案。這項工作比較枯燥而且工作量很大,我們部門3個人,往年齊上陣,都需要半個月才能錄完。但是小劉接手后,他不是急著錄入,而是研究數據規律,然后在網上學習,用了一種新工具,只用十幾分鐘就全部錄入,而且數據更加精準。”提起劉永鋒,原煙葉技術推廣站站長馮強伸出了大拇指,“小劉負責的基地單元建設檔案資料多次被國家局評為優秀,他還被國家局抽調驗收基礎設施。”
2018年,劉永鋒被提拔為煙葉股副股長,他感覺肩上的擔子更重了。“推動煙葉高質量發展說到底就是要實現煙葉提質增效、煙農增收致富。”秉承著這份執著和擔當,劉永鋒將煙葉股當成了自己的第二個家。他和煙葉股員工,頂著烈日一次次下鄉檢查調研、田間地頭召開一場場技術培訓會議、挑燈夜戰撰寫一份份調研報告,使煙葉生產各項實用技術得到全面推廣。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如何把最新煙葉生產技術及時傳授給煙農變成了難題。劉永鋒覺得不能等不能靠,他充分利用縣局(分公司)“融媒體工作室”,自擔任“主播”,自導自演制作“小劉講煙葉”短視頻,注冊“匠心煙草”抖音號,把煙葉生產技術培訓搬上云端, 為全縣煙農開展線上技術培訓活動。
受此影響,縣局(分公司)《小段講煙葉》《小王聊營銷》等視頻節目如雨后春筍般陸續上線,青年員工也紛紛當起“主播”,以另類方式“圈粉”。
善于琢磨、勇于創新也是劉永鋒的一大特長。今年5月份,在一次下鄉調研指導煙葉生產工作中,他發現“井窖式”移栽煙苗填土封口勞動強度大、請工難、效率低,而且容易錯過最佳封口期,就與煙站人員一塊兒探討,試著研發一款成本低、操作方便的設施,提高封口效率。
“劉股長看到煙農在煙苗填土封口費力費時,就在我們煙站搞起了實驗,結合杠桿原理,模仿火鉗樣式,設計了一款簡易封口器。”呂河煙站站長王猛說,“這個封口器好用得很,在使用時只需把夾桿分開,將釘耙直接插入壟面,輕輕一合,一次就將壟內潮濕細土夾入井窖內,還成功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
據悉,在劉永鋒積極推動下,旬陽縣局(分公司)今年在家庭農場試點推廣了200個簡易封口期,作業面積5000畝,畝均填土封口用工降低60%以上,可為煙農降低用工成本30萬元。
劉永鋒在煙葉收購工作現場
在劉永鋒和全縣煙葉員工共同努力下,旬陽煙葉上中等煙比例、畝均收入、戶均收入連續三年跨越三個臺階,分別由2018年的93%、2866元、6萬元,增長到2020年的97%、3175元、8.5萬元。
伴隨鄉村振興的號角吹響,劉永鋒又主動申請駐村幫扶,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匠心旬煙’是我們的黨建品牌,以‘匠心’換‘人心’,更遠的路還在腳下,更美好的風景還在前方。”劉永鋒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