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利(中)及楊振杰(左)、高永志接受企業表彰。范佳慧攝
7月20日,一場罕見的極端強降雨突襲河南等地,暴雨中心鄭州發生嚴重內澇,河流出現超警水位,嚴重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在防汛救災的危急關頭,河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黃金葉生產制造中心物流分中心黨員張獻利帶著制造中心卷包部骨干職工楊振杰、高永志,于午夜冒雨營救三名被水圍困的農民工,以實際行動彰顯了共產黨員的使命擔當。
“我會游泳,讓我來”
7月20日下午4點,大雨滂沱,家住新鄭的張獻利乘坐班車與楊振杰、高永志等職工一道前往制造中心上中班。途中,鄭州經濟開發區出現大水漫灌情況,周邊一片汪洋,路面積水約2米多深,大巴車“身陷其中”,大水來回擊打著輪胎、搖晃著車身,水流湍急,進退兩難。
“司機師傅,旁邊就是蝶湖公園停車場,那里有個小石崗地勢較高,咱們可以先去那避避雨。”熟悉地形的張獻利迅速判斷路況,引導司機駛向附近地勢較高地帶,并協助司機穩固車輪以防滑坡,使大巴車初步擺脫大水的威脅。
隔著車窗往外眺望,暴雨越發猛烈,綠化帶盡毀,樹木被攔腰截斷,土黃色的泥水裹挾著樹木等瞬間沖向遠方。在焦灼不安中,全車人員度過了漫長的7小時。
午夜11點50分左右,雨勢持續增強,狂風暴雨中,突然傳來幾聲凄厲的呼救:“救命啊!救命啊!”
班車上的職工們順著求救聲尋找,發現約30米開外的高速路涵洞旁的樹上,有三個身穿紅色雨衣的人,一邊死命抱住涵洞上的鋼筋,一邊竭力朝大巴車的方位呼喊求助。水流不斷擊打著他們,隨時都有可能把漸漸脫力的他們吞噬。
“看著像是在附近打工的農民工,情況非常危急,再不救恐怕會被大水沖走。”張獻利焦急地說道,“報警求援來不及了,我會游泳,讓我來!”
“我倆也會游泳,都跟著獻利去救人!”
楊振杰、高永志立即響應,車上的其他同志也紛紛行動起來,尋找手頭上可以利用的救援工具。
“一心只想把人趕快救上來”
“好!永志、振杰,咱們一起去救人!”張獻利交待完具體防護措施后,帶領高永志、楊振杰拿著繩子、木棍等離開大巴車,沖向暴雨水流中,開始了救人行動。
張獻利先行游過去,把繩子一端拴在高速公路的橋墩上,作為大家的安全繩;大家緊握繩子,張獻利手持一根木棍走在前面探路,不斷提醒大家留心腳下、注意安全。水越來越深,已經與肩膀齊平,大家手拉手緊緊團結在一起,一步一步地往橋墩涵洞方向艱難跋涉,終于來到了三名遇險農民工的跟前。
此時,這三人因恐懼和寒冷身體不停打冷戰,腿腳也因長時間在水中浸泡,外加體力不支而麻木抽筋。張獻利趕忙托起距離自己最近的一位農民工,迅速架起他朝大巴車游去,隨即快速返回,幫助半道上的高永志一起架著另外一個人……
就這樣,張獻利挺身而出、沖鋒在前,與楊振杰、高永志齊心協力把三名農民工營救到了大巴車上,三名農民工兄弟的性命保住了!
“謝謝三位恩人冒雨下水救我們哥仨,要不是你們,我們早就堅持不住,被大水沖走沒命了!”大巴車上,三名被救者從生死考驗中緩過神來,表達感激之情。“不用謝,遇到危險出手相救,應該的。”救人成功,張獻利等非常欣慰,司機連忙打開空調暖風,其他同志有的脫下保暖御寒的衣物給他們披上,有的擰開裝著開水的保溫杯,還有的遞上隨身攜帶的雞蛋、油餅等,安撫他們的情緒。大巴車上的小小天地,成了農民工兄弟溫暖的避險港灣。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們救人前沒想那么多,一心只想把人趕快救上來,你們不要再客氣。”面對農民工兄弟的連連致謝,張獻利如是說。
“對的事情,我必須要做”
7月21日上午約10點,大雨終停,積水漸退,在確保三名農民工安全離開后,張獻利與另兩位參與救援的同事,輾轉徒步三公里,重返工作崗位。
事后,張獻利等人沒有把那晚下水救人一事告訴父母妻兒和領導同事,怕家人為自己擔心,也不愿意聲張。然而,當日卷包部乘車的職工們卻很快將他們的義舉傳遍了制造中心。當被問及救人前有沒有想過萬一自己出事了,家里人怎么辦時,張獻利回答:“生命比什么都重要,聽到呼救的那一刻,我沒有想太多,就是一心要救人。大家都說我下水救人是見義勇為,但我覺得這只是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應該擔起的責任。作為黨員,我應該上;不管什么時候,這都是對的事情,我必須要做。”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