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直機關工會“中國夢·勞動美”主題宣傳教育(2021年第13期)刊發人物通訊,報道福建煙葉科技創新領軍人物巫升鑫的先進事跡。
巫升鑫:全國煙草種子專家,育成閩煙7號、9號、12號及翠碧二號等4個烤煙新品種,創制出一大批優良烤煙新品系和新種質,有力推進了福建烤煙育種工作。
他組建的煙草青枯病抗病育種團隊,通過采用誘變育種、分子育種等手段,開發出煙草青枯病抗性的連鎖分子標記并應用于育種實踐;他主持建設的煙草青枯病病圃是全國僅有的2個煙草青枯病鑒定圃之一,為我國煙草抗青枯病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
他先后獲得“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1999年度福建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012年度中國煙草總公司科技進步三等獎等,成為福建煙葉科技創新的領軍人物。
省直機關工委委員、省直工會主席方月興(左三)為“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巫升鑫同志頒獎
在整個農業生產中,種子是最核心最基礎的生產資料。煙葉生產也不例外,培育和改良特色優質品種,對提高煙葉產、質量,推動煙葉高質量發展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然而“育種太難”也是業界公認的事實。育種之“難”,既體現在工作過程艱巨漫長,育成一個品種往往需要十幾年時間;更體現在育種技術精深微妙,無論是新種選育還是品種改良,都需要育種工作者掌握和運用遺傳科學技術,秉承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的精神去進行研究和探索。
“這個工作確實很難,但做起來也很有意思。日積月累,說不定什么時候就能創造出比較好的材料?!备=ㄊ煵輰Yu局煙草科學研究所遺傳改良室主任巫升鑫說。雖然他工作26年育成4個烤煙新品種,在福建煙草甚至全國行業來說都可以算是育種“大咖”,但他更愿意用“求索者”來定義自己,因為科技創新“路漫漫其修遠兮”,只有持續不斷地“上下求索”,才能成果迭出、常創常新。
執著專注 潛心育種
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出,要實施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以“十年磨一劍”精神在關鍵核心領域實現重大突破。
對煙草育種來說,“十年磨一劍”則是必由之路。一個新品種的育成,從確定育種目標開始,要經歷親本選擇、種質雜交、后代分離、篩選穩定、試驗示范、農業評審、工業評審等諸多環節,到通過全國品種審定通過確認育成,在每個環節都非常順利的情況下至少需要13年時間。
這是一項很考驗人心性的工作,“整個過程時間很長,從頭到尾都不能松懈,而且做出來還不一定成功。農業方面表現很好了,工業方面不一定認可。就算審定通過了,后面生產上能用多少也還是未知數,能產生多少直接經濟效益很難去評估?!蔽咨握f。
如果僅僅是過程漫長、不容易出成績坐坐冷板凳倒也罷了,問題是育種還是一項可以稱之為“艱苦”的工作,實驗基地有40畝選種圃上千份育種材料幾萬株煙株,從播種、移栽到煙葉采烤結束,每年田間工作時間長達7-8個月,且任務繁重。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盛花期要在大太陽底下進行人工授粉,成功率比較高。福建的氣候5月份就宛如盛夏,單單是人工授粉,巫升鑫每年都得曬脫幾層皮。
巫升鑫察看煙葉情況
在年復一年的育種工作中,巫升鑫常年扎根田間地頭,承擔起的選種圃選種任務和全省煙區十幾個試點的新品種試驗示范工作。他一株一株觀察記載選種圃煙株情況,選優淘劣,對每份育種材料的特性都了然于胸;他踏遍全省煙區各個試驗點,在每個重要生育階段都及時逐點觀察新品種長勢長相、了解品種優缺點、收集第一手田間資料;煙葉采收結束后,還要對成百上千的煙葉樣品逐一進行質量評價,評吸苗頭材料的單料煙樣品。由同一品種同一級別煙葉簡單切絲卷制而成、不加任何添加劑也沒有經過任何加工的單料煙非常難抽,巫升鑫每年都要抽幾百份單料煙,還都集中在七至九月的秋燥季節,其滋味可想而知。“他不是評一次,是反復琢磨,有時候沒把握還叫檢測站的同事過來一起評”,福建省煙草專賣局煙草科學研究所所長李春英感慨道,“沒有加工過的單料煙對身體肯定是有損傷的。從某種意義上講,他是拿身體在拼?!?/p>
好在來自單位的支持相當給力。據李春英介紹,福建省局建有139煙葉科研體系,由1個省煙科所、3個煙區分所、9個實驗站組成,實行“雙重領導、項目管理”模式?!斑@個體系對我們來說很重要。3個分所,9個實驗站為我們承擔了很多工作,要不然僅僅靠省所幾個人是沒辦法完成科研任務的?!蔽咨斡芍缘卣f。
入職26年來,巫升鑫帶領研究團隊厚積薄發,以減輕福建煙區青枯病和花葉病兩大主要病害對煙葉生產的危害為目標,育成了一批優質烤煙新品種(系),其中閩煙7號、閩煙9號、閩煙12以及與三明煙科所合作育成的翠碧二號等四個新品種已通過全國煙草品種審定,FJ1604、FJ1805兩個新品系已通過全國農業評審,兩個新品系FJ1807、FJ2005正在參加全國區試。這一系列新品種(系)的選育成功,推進了福建烤煙育種進步,為福建煙葉可持續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品種基礎,同時也奠定了巫升鑫在福建煙草育種科研方面的領創地位。
精益求精 引領創新
對育種科研來說,新品種育成當然是最主要的成果體現。但是科研攻關,卻往往著力于育種過程的某個環節,譬如種質資源研究、病圃培育、遺傳變異創造,以及應用現代分子技術進行品種定向改良等。
1995年,巫升鑫入職后就開始負責組建育種團隊并開展品種選育工作,面對研究基礎薄弱、人員少、試驗條件不足等困難,他和同事一起從煙草種質資源收集鑒定、煙草青枯病病圃培育、煙草常規育種等方面起步,聚焦選育抗福建煙區兩大主要病害煙草青枯病和花葉病的優質烤煙新品種目標,迅速搭建起育種工作框架。至2000年,他的育種團隊收集了300多份寶貴的煙草種質,快速完成了這些種質的農藝、經濟、抗病、品質等性狀的全面鑒定和評價,為育種工作奠定了扎實的種質資源研究基礎。
煙葉生產主要病害有7種,其中青枯病由于多基因控制、抗源少且抗性不強而成為煙草病害抗性研究的“老大難”課題。為了鑒定品種抗性,巫升鑫團隊精心培育出了十余畝高質量青枯病病圃?!斑@需要人工每年反復接種,要達到發病強度均勻才能夠對種質資源進行鑒定,給出這個品種是抗病的還是感病的結論?!币驗殍b定結果可靠,2011年該病圃成為全國僅有的兩個煙草青枯病鑒定圃之一,每年承接鑒定全國煙草育種材料和煙草資源材料過百份,累計鑒定材料超過2000份,為我國煙草抗青枯病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
巫升鑫在做研究
育種的本質就是通過人工干預創造遺傳變異改變植物基因。如果沒有人工干預的話,植物也可能出現自然的遺傳變異,但這種變異非常偶然、變異結果也是隨機的。常見的雜交育種,就是人工創造遺傳變異的典型案例。針對福建煙區青枯病重,煙草青枯病抗源少,常規抗病育種難度大等難題,自2008年起,巫升鑫的科研團隊從煙草誘變育種和分子育種方面開展了系列創新研究,他們研究建立了煙草種子輻射誘變技術路線,獲得一批優良輻射誘變新材料;又通過EMS(高效化學誘變試劑)誘變創建了我省優質特色烤煙品種翠碧一號的突變體庫,從中獲得了10余份青枯病抗性穩定突變株系,突變體的抗性水平超過現有抗源,并獲得了翠碧一號品種抗青枯病定向改良新品系。
隨著科技發展,我們現在可以在實驗室對生物基因進行分析和操作,現代分子育種技術也由此得以應用。巫升鑫團隊參與研制煙草寡合聚糖核苷酸微陣列,通過分子生物學手段,研制出高密度煙草基因芯片,克隆得到一批青枯病抗病相關基因,初步揭示了煙草抗青枯病的分子機制。這些工作成果使福建省煙草育種工作水平迅速進步,在煙草抗青枯病育種方面處于行業領先行列,福建也成為備受全國關注的烤煙育種先進省份。
對巫升鑫來說,煙草遺傳科學天地廣闊、大有可為。他現在能做、要做的就是不斷創新技術手段,提高品種選育的效率和質量。雖然很多新品種育成后還沒辦法得到大面積推廣應用,但優質特色品種儲備仍然不可或缺?!岸矣N還有一個意義就是為后人鋪路。材料創造得越多,種質資源越豐富,以后的育種者就更有機會獲得成功。”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