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海島、入山村,走過大街小巷,探望孤寡老人……20年來,她幾乎走遍了玉環的每個角落,風雨里、暖陽下,她用肩膀扛起責任與擔當。她叫王丹菊,是浙江省玉環市星星煙酒店的店主,也是一名共產黨員。
“把他們當成自己的父母”
奉獻愛心,服務社會是王丹菊一直以來的志向和目標。作為玉環市志愿者團隊的牽頭人,弱勢群體一直是她關注的重點。
王丹菊很忙,每天她的電話都會響個不停,大多是敬老院的老人給她打來的。兩年前,得知玉環敬老院缺志愿者,王丹菊主動請纓,帶領志愿者團隊迅速投入到愛心服務當中。為更好地走進老人的內心,王丹菊學習溝通技巧,和老中醫學習按摩手法,老人們記憶力不好,她就自制了各種備忘錄、講解圖,在上面寫上自己的電話號碼,方便老人們隨時詢問。王丹菊有一本筆記本,上面詳細地記錄了敬老院里每一位老人的愛好與性格,筆記本的封面上是她當初寫下的對自己的期許與要求:“把他們當成自己的父母。”
在敬老院,有王丹菊的地方就有歡聲笑語,王丹菊把她富有感染力的微笑當成“敲門磚”,讓老人體會了到愛的陪伴。
近年來,王丹菊一直努力將志愿服務做得更多元化、人性化、專業化,注重老年人心理健康和實際需求。先后帶領志愿者團隊為老人指導用藥、剪紙、理發、按摩,開展文藝表演等活動,給予老人更多心靈上的慰藉和陪伴。
在敬老院,有王丹菊(右)的地方就有歡聲笑語。
“幫助別人是我最大的生意”
瘦小的身軀、溫暖的笑容、堅定的眼神,王丹菊總是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2016年8月,王丹菊和幾個志愿者朋友一同創立玉環救助救災協會,遇到事情,王丹菊總是沖在一線。
今年7月中旬,臺風“煙花”來襲。為了支援抗臺防汛,王丹菊第一時間與志愿者團隊參與其中,排查險情、挖通排水溝、搬運抗臺物資……從白天到黑夜,從社區到田間地頭,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王丹菊的身影。
聽說大麥嶼的獨居老人李富清的兒女沒有辦法第一時間回家,王丹菊接到電話后立刻趕到老人家中,幫忙購買物資、固定門窗,給老人科普防災救災知識,她忙碌的身影讓同行的志愿者們也大受鼓舞。
風雨之中,王丹菊一刻不停,每天早出晚歸。那段時間,她幾乎忘了自己的零售店也需要打理。
“幫助別人就是我最大的生意,這讓我收獲了快樂。”王丹菊堅信,總有一天,會有一群像她一樣的人,一起分享這份快樂。
“我是一名共產黨員”
王丹菊是出了名的獻血達人。2000年,剛成為共產黨員的王丹菊恰巧碰到一輛無償獻血車。對第一次獻血的場景,王丹菊記憶猶新:“當時獻完血,腿有點抖。當時我心里想的是,我是一名共產黨員,總要做個榜樣。”21年來,王丹菊累計無償獻血60余次。
“我是一名共產黨員!”王丹菊常把這句話放在嘴邊。21年來,王丹菊奮力前行,把愛的種子播撒在群眾心中。
去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王丹菊在第一時間向社區發出申請:“我是黨員,我先上!”面對危險,她主動沖在前線,參與登記檢查、路口值守、疫情科普、防控宣傳等工作,每天走街串巷給各養老院、社區、環衛、卡口等地方送去消毒液、口罩、大米等物資。
王丹菊的耐心貼心身邊的人帶來了溫暖。她也因此被評為了“玉環慈善防疫一線最美義工”。
21年來,面對贊許,王丹菊常說,她只希望用自己的綿薄之力為大家做一個榜樣:“使命在肩,我們必須勇往直前!”回望過去,她用善良和溫暖換得了一片春光明媚。
王丹菊為身邊的人帶來了溫暖,她也因此被評為“玉環慈善防疫一線最美義工”。
作者單位:浙江玉環市局(分公司)?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