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河北省滄州市吳橋縣按下暫停鍵,全縣域實行交通管制,全域設為管控區,做到“人不出區(村)、嚴禁流動”。所有商場、超市全部暫停對外營業,采取關門保供方式,通過快遞、外賣、志愿者等配送人員,對生活物資進行定向配送,切實保障廣大群眾正常生活需求。吳橋縣華圳超市及其5家連鎖店擔起為全縣百姓配送服務的重任。第一天,超市經理趙靜和她的團隊就忙到了深夜。
爭做逆行的平凡英雄
華圳超市覆蓋吳橋縣城各個小區,是吳橋百姓的好鄰居。得到疫情防控信息后,趙靜就從在超市客戶群里發布消息,全面開啟線上配送服務,承諾超市每天會把蔬菜、水果等價格公開透明化,保證質量,及時送到,號召小區居民們平穩心情,不必盲目囤貨。
華圳超市員工們沒有一個請假的,他們有的家里有老人,有的家里有孩子,但都犧牲小家為大家,冒著疫情感染的風險逆行,心里都想的是:只要在能配送的情況下,咱們有吃的必須讓咱們的顧客都有吃的!
“各位親,我們現在是7部手機接單,為了大家下單更準確、方便,我們沒開小程序,所以每個手機微信都會一一回復,但各種信息太多,如果回信息慢了,敬請諒解!”趙靜一邊感謝大家的支持,一邊忙著整理訂單。
這些訂單將滿足大部分縣城居民的日常需求。“百姓需要我們的服務,社會需要我們的付出,我們就要往前沖,做逆行者,為吳橋抵御新冠疫情奉獻我們的力量。”華圳超市的一名員工說。
吳橋的街道空空蕩蕩,32輛配送車在路上奔忙。“城市按下暫停鍵,我們就要按下快捷鍵,這就是零售戶的擔當。”
早在2020年,華圳超市就積極開展了助力抗擊疫情的善行,捐贈了2600個醫用口罩,送到奮戰在高速公路收費站、火車站、汽車站、社區防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公安干警、機關黨員干部手中,并為養老機構的老人送去醫用口罩、蛋糕等物資,為政府盡一份責任,為社會盡一份愛心。
打造“好人超市”一片天
說起當初創業的不易,趙靜說:“最初因為資金緊張,只進了三排貨架的商品”,多虧朋友親戚幫忙墊資,還有一些熟識的供應商給予代銷政策,才支撐下來。現在,她經營的商品品種已經達到了4000多個,形成了包括服裝、百貨、副食等綜合性的高中低檔經營模式。2000年以來,趙靜又陸續開了兩家連鎖店,在縣城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真情贏得市場,是趙靜對魚水文化理念的深刻詮釋。顧客需求就是服務第一信號,是她做出的鄭重承諾。在華圳超市一角,長期備放著打氣筒、飲水機等物品,供過往行人使用。這樣一個“愛心驛站”,很受人們歡迎,也推廣到其他商家。在鄰省德州市,好幾支騎行隊伍對華圳超市都有印象,對受到的幫助很是感激。
濟南一個山區里的蘋果下來了,山民們愁銷路,怕蘋果爛在家里,趙靜得到消息,自駕車趕到那里,收購了所有蘋果,拉到吳橋來賣,解決了山民的難題。這些年,她瞄準貧困地區的農產品,幫助那里的種植戶解決銷路,走遍了吳橋周邊各個地區,在她的東奔西走下,蜜薯、水果蘿卜、冬棗等農產品走進吳橋百姓家中,也為種植戶解決了后顧之憂,為扶貧攻堅貢獻了零售力量。
把感恩作為一種美德
趙靜說:“一顆感恩的心會感染和改變我們周圍的每一個人,包括我們自己。”她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感恩帶來和諧。在趙靜的超市,員工就是彼此的兄弟姐妹,誰有困難,大家都會傾情相助。理貨員趙姐剛來超市一個月,她只有十三歲的小女兒就患上了腎病綜合癥,花光了家里的積蓄。趙靜帶頭為這個不幸的家庭捐款,在大家的幫助下,趙姐女兒的病得到了及時治療,逐漸緩解。
2010年,趙靜加入了縣志愿者協會。每次公益活動,她都第一個參加。從汶川地震、魯甸地震,到村里修橋鋪路,再到幫扶困難群眾,公益的海洋中,趙靜的身影如魚……
每年的暖冬助貧行動,趙靜的華圳超市都是志愿活動地點,她和店員把在社會上收集到的衣物被褥等過冬物品集中在一起,一件件分類打包,然后和其他志愿者一道,將物品送到一個個困難家庭。
每次紅十字會舉行獻血活動,趙靜也從不猶豫,搶著獻血。幾年來,她已經收獲了十好幾張獻血證。
“暖冬助貧”“金秋助學”“賑災義賣”“傳統文化公益培訓”“清潔城市從我做起”等公益活動中,也處處有著趙靜忙碌的身影。人們贊嘆:“一個商人,能夠把身心都投入到公益事業上來,真得不容易。”
當《今日吳橋》報記者找到趙靜,想推薦她為“最美吳橋人”的時候,趙靜婉言謝絕了,她說:“我做得還很不夠,許多人比我更優秀!”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