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春(左一)和志愿者一起為獨居老人蒸大棗餑餑慶生。圖片由本人提供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2022年的春天比往年更冷一些,虎年第一場雪在元宵節飄然而下。然而,心中有愛,無懼嚴寒。煙囪升起的裊裊炊煙、窗明幾凈的農舍、熱浪蒸騰的暖炕,為這個寒冷的春天送來了直達心底的暖意。
身穿藍色馬甲的中年男人放下撥動灶火的木棍,站起來揭開木質大鍋蓋,燙面白菜肉餡包子的香味隨著蒸汽撲面而來。“飯好啦,大爺,我攙您過來吃飯。”男人邊說邊走向坐在炕上的耄耋老人。
身穿藍色馬甲的人叫王守春,今年54歲,是石島引航、蓮心微愛、關愛老兵等社會公益組織的參與者,也是多項公益活動的發起者和宣傳者。自2019年接觸公益后,王守春累計參加心靈呵護、擁軍、助殘、暖居、環境保護、義務理發等志愿活動364場次,總時長896.9小時,帶動愛人孫海波參加志愿活動404.7小時、社區活動634.8小時。
王守春是志愿服務隊伍里的熟面孔,很多被幫扶的人一開始以為他專職從事志愿活動,接觸后才知道王守春是斥山街道辦事處悅誠百貨商店的店主,夫妻兩人為了能貢獻更多公益力量,經常一人看店一人做公益,為生活的這片熱土奉獻了很多愛。
若問志愿初衷緣結何處,王守春總是會想起珍藏的紀念冊。
那是2019年冬天,蓮心微愛志愿服務團剛成立不久,在朋友的邀約下,王守春第一次參加心靈呵護志愿活動。王守春當時想,他沒有什么特長,去了可以幫忙打掃衛生、理發,這也算貢獻一份力量。但當看到癌癥晚期病人王得孝老人神情低迷,難過得流眼淚時,王守春的內心受到了很大觸動。幫扶過程中,王守春了解到老人的心愿是把自己的生平記錄下來。看著老人忍著病痛講述自己故事時眼睛里閃動的光芒,他決定幫老人完成這個心愿。他搜集老人的照片、寫過的稿件等資料,并自學相關技術為老人制作了紀念冊,在老人生日時作為禮物相送。看著王守春幫自己制作的紀念冊,老人拉著他的手感激地說:“我再也沒有遺憾了!”
在這一次特別的心靈呵護活動中,王守春感悟到幫老人回顧往事、重溫生命的價值所在,他仿佛找到了心靈向往奔赴的方向。從那以后,敬老院里、孤寡老人家中、殘障居民身邊經常會出現他的身影。從打掃衛生、理發、做一桌可口的飯菜,到影像記錄、文字宣傳,王守春擔當的志愿服務角色越來越多。
兩年多來,王守春服務最多的就是患病老人,陸續陪伴送走了三位老人。回憶服務點滴,王守春感慨道:“生命與生命的碰撞會產生無數種可能,陪伴老人的過程也是自我成長的過程,我將繼續傳遞愛心,用愛渲染燦爛晚霞。”
因為到處播撒愛,悅誠百貨商店也時常收到愛的回饋。夫妻兩人多年以來誠信經營,熱情服務每一位顧客,生意紅紅火火。周邊熟客知曉兩人忙于志愿活動經常一人看店,有時遇見店鋪來貨都主動幫忙卸貨搬貨。不僅如此,王守春的事跡也在零售客戶中廣為流傳,不少零售客戶深受感動,主動加入奉獻愛心的隊伍中。他們經常籌集物資去看望老人和殘疾兒童,以善以誠經營已成為斥山街道辦事處零售客戶的一張名片。
微光送暖,光芒閃動在融洽的聊天里,閃動在鮮香味美的飯菜里,閃動在對孩子們的諄諄教誨和鼓勵里……王守春和志愿者們用實際行動奉獻愛心,讓充滿煙火氣的人間多了一份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