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中煙合肥卷煙廠下沉社區疫情防控志愿服務隊伍里,有這樣一支“閃光”的人群,在協助社區疫情防控中,他們是宣傳引導“服務員”、防疫物資“運輸員”、隱患排查“安全員”,但他們更是時時刻刻展現青春風采的“80后”“90后”。
一封感謝信
“新冠肺炎阻擊戰以來,貴單位動力車間姜健同志主動投身社區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用真誠付出詮釋了社會擔當,以無私情懷傳遞了愛心信心,用實際行動彰顯了人間大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構筑起同心戰疫的鋼鐵長城……”
一封來自金桂社區的感謝信寄到了合肥卷煙廠,信中對合肥卷煙廠動力車間青年黨員姜健同志,幾十天如一日,投身于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給予肯定和感謝。
安徽中煙合肥卷煙廠青年黨員姜健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爭當疫情防控志愿者,與社區人員密切配合,高效完成工作任務,收到了來自社區的感謝信。(合肥卷煙廠供圖)
疫情就是“動員令”,防控就是“集結號”。接到合肥市委關于組建志愿服務隊下沉社區協助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后,青年黨員姜健主動請纓,參加志愿服務,第一時間到社區報到,并根據社區安排到小區門口做好“安康碼”“行程碼”檢驗,體溫測量等工作。
3月的合肥,冷雨與寒風交集,一場暴風雨將臨時搭建的帳篷吹倒。此刻正在執勤的姜健發揮自身修理特長,從小區物業要來沙包、鋼絲等物品,和小區保安一起對帳篷進行維修加固。通過半小時努力,帳篷修好了,但姜健的衣裳已濕透。但他僅僅用毛巾擦拭了頭發和衣服,便又投入到疫情防控相關工作中。
從三月到四月,20余天,姜健一直在社區疫情防控一線。風里雨里他始終堅守,提前到崗、認真交接;每一件重復的工作,他都細致入微、盡善盡美,得到了社區的肯定。
安徽中煙合肥卷煙廠青年黨員劉鑫妮為便于老年群體使用手機“掃碼”,手工自制相關操作宣傳手冊,讓“掃碼”流程變得簡便高效。(合肥卷煙廠供圖)
一份宣傳冊
制絲車間青年黨員劉鑫妮志愿服務的地點,是一個人員流動量較大的菜市場。廬陽區七桂塘菜市場,保障著附近6個小區近8萬人的日常食品供應,疫情防控不容半點閃失。但是在日常執勤中,劉鑫妮發現,使用手機掃“安康碼”“行程碼”對于前來采購食品的老年人來說是一個“攔路虎”。
為破解這個難題,劉鑫妮發揮自身特長,結合實際,進行了相關操作流程圖冊設計,為了方便老年人閱讀,還專門設置大號字體。
排版、制作、校稿、繪制,劉鑫妮全手工自制的手冊剛剛出現,便受到老年人的歡迎。“智能手機我總是用不好,現在看圖跟著點,速度快多了。”之前每次在菜場門口因為掃碼耽誤很久的張大媽,掃碼速度越來越熟練。小小的改變既方便了群眾,又讓防疫工作變得精準高效,最大限度的考慮了多種人群的需要。
安徽中煙合肥卷煙廠青年黨員劉俊響應“敲門行動”號召,在社區逐一登記人員信息,拉起疫情防控安全線。(合肥卷煙廠供圖)
一道安全線
3月底,隨著合肥市開展“敲門行動”通知的下達,瑤海區香江社區也開啟了地毯式排查,以戶為單位,逐一登記返鄉人員和居住人員信息,精準全面排查居住、旅居史情況、疫苗接種和核酸檢測登記情況,這就是安保科劉俊的日常。
“最近家里要是有什么困難您和我說,有需要也可以和社區打電話。”臉上總是掛著微笑的劉俊,爭取“不漏一戶,不落一人”,確保做到“家家到、門門清、情況明”。然而每天爬樓敲門這些看似并不復雜的工作,對于他來說卻不輕松,因爬樓走動引起膝蓋舊傷帶來的疼痛被他掩蓋在笑容之下,“這點疼不礙事,‘敲門行動’就是要敲開‘不便’,留下‘方便’。”一步一個腳印,劉俊用實實在在的行動看緊了疫情防控的“家門”,拉起了一道疫情防控安全網。
微光點點,聚而成炬;累土不輟,丘山崇成。合煙青年志愿者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在宣傳、疏導、服務中默默詮釋志愿服務精神。青春有力量,抗疫有擔當,他們化身為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戰士”,發揮生力軍作用,以青年愛心的磅礴力量,助力打贏疫情阻擊戰。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