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仁林正在魚塘耥螺螄。生麗攝
伴著夕陽灑下的一抹余暉,董仁林穿著下水褲,提著耥網,在自家魚塘里來回穿梭著,他嫻熟地用耥網在魚塘底部來回推拉,將耥出的螺螄倒進盆里。
今年52歲的董仁林是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宜陵鎮同興村的一名零售客戶。兩年前,他的母親得了重病,癱瘓在床。為了照顧年邁的母親,他放棄了在外打工的機會,在村里開了一家食雜店,這間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店是他一家五口的全部生活來源。
得知董仁林的家庭狀況后,揚州市江都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立即組織黨員志愿者開展實地走訪,制定了“輸血”與“造血”相結合的精準幫扶方案。
“糧油按種類、規格擺放,酒水、飲料放在一進門的貨架上,卷煙柜臺移到門口顯眼的位置。”黨員志愿者朱德鎖和徐冬幫助董仁林整理貨架,重新規劃商品布局。
為了改善店里光線昏暗的問題,黨員志愿者們一起動手,將老式白熾燈換成了亮度高又節能的LED燈。店面亮堂了,整潔了,小店的客流量也漸漸增多了。
“造血”要切合實際,才能真正為客戶解決困難。在相互交流中,朱德鎖了解到董仁林曾經承包過魚塘。宜陵鎮水源豐富,一年一度的宜陵螺螄節讓小小的螺螄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餐桌美味,備受食客們追捧,螺螄的需求量也與日俱增。
“老董,你有養魚的經驗,我們可以承包幾畝魚塘,套養魚苗和螺螄,螺螄需求大、繁殖快,這樣除了魚苗的收入外,還能多出不少螺螄的收益。”朱德鎖幫助董仁林分析道。董仁林點點頭,神情卻有些黯然。想法有了,可是如何套養、怎樣投喂?這一系列技術難題擺在眼前。
為了確保養殖收益,黨員志愿者們一有空就陪著董仁林到宜陵鎮水產合作社學習養殖經驗。有了養殖技術,他們又馬不停蹄地協助董仁林進行魚塘的勘察和選址。經過多方聯系溝通,2021年10月,董仁林順利承包了4畝魚塘。
“老董,這片魚塘水質好,又靠近你的店面。”朱德鎖說。
“對,這樣看店、養殖都不耽誤。”董仁林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清明螺,賽肥鵝。”清明前后,正是魚塘里螺螄肉質最為肥美的時節。然而由于疫情原因,2022年宜陵螺螄節由線下轉成了線上,沒有了游客,螺螄的需求量驟減,眼看著上千斤的螺螄沒了銷路,這個50多歲的漢子愁白了頭。
辦法總比困難多。在江都區局(分公司)黨員志愿者的幫助下,董仁林一方面將部分螺螄拉到水產品交易市場批發銷售,另一方面注冊抖音賬號,將養螺、撈螺的過程剪輯成視頻,進行廣泛宣傳。董仁林養的螺螄肉厚殼薄,立刻得到了大家的點贊和關注。幾位周邊鄉鎮的飯店老板看到了,主動聯系他為飯店定點送貨,這讓董仁林看到了新的希望。他還在小店門口開辟了一塊“賣螺”小天地,路過的鄉親們也會帶上幾斤螺螄,回家嘗嘗鮮。
現在,董仁林每天都能接到新的螺螄訂單,靠著小小的螺螄,他近一個月的收入就增加了6000多元。
“感謝煙草公司的黨員們,真沒想到這小小的螺螄里還藏著致富商機呢!”董仁林開心地說。最近,董仁林每天都利用閑暇時間學習烹飪螺螄,他尋思著從養殖到加工再到外賣配送,走向一條更寬更廣的致富之路。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