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既沒有振聾發聵的豪言壯語,也沒有驚天動地的震撼壯舉,但他有一個讓老百姓富起來的夢想,用自己的那份熱情與執著,在鄉村振興的追夢路上抒寫著幫扶工作的點點滴滴。
——他就是湖北省利川市煙草專賣局(營銷部)駐文斗鎮堰塘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長蹇守超。
蹇守超(左)走訪養殖大戶
現年54歲的蹇守超,先后在恩施州咸豐縣、利川市煙草專賣局(營銷部)工作,曾擔任督察辦、市場部、客服中心、黨建辦主任等職。2019年3月他主動申請到利川較為邊遠的文斗鎮參加駐村幫扶工作。5年里,他匆忙的身影和踏實的足跡,都深深地留在了老百姓的記憶中。
農村出生的他,不但有豐富的農村工作經驗,而且有著對農村和農民特殊的情感。他常說:“我來到村里就是村民,你們村民就是我的家人”。他以樸實貼心的話語和親力親為的作為拉近與村民的感情。從駐村第一天開始,訪百姓、了村情、知民意成為他的常態,解難題、謀發展是他時刻的思考。
2019年,在派駐石馬村擔任第一書記期間,針對脫貧攻堅的關鍵目標任務,他因地制宜謀劃產業,結合山區適宜種植條件,與重慶桑蠶企業達成合作協議,將桑蠶作為石馬村的主導產業,引導村民種桑養蠶,從而帶動榨菜等其它種植產業發展,村民的收入得到大幅度提升,走出了脫貧致富路。2000年,石馬村代表文斗鎮迎接省級驗收檢查,獲得零問題反饋的佳績,如期實現全村脫貧摘帽目標。
2022年8月,他服從組織調整和利川市局(營銷部)安排,從石馬村又派駐到堰塘村擔任第一書記、工作隊長,開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
堰塘村作為利川最邊遠的山村之一,與重慶2個區接壤,毗鄰州內咸豐縣,平均海拔1100米,人口多、面積大,基礎設施及產業發展相對薄弱。堰塘村如何發展?這是他第一天走進村里就開始思考的問題。
堰塘村茶葉基地產業路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積累2年多的駐村工作經驗告訴他,抓基層組織建設是促進發展的硬道理。于是,他將組織建設作為各項發展的方向,強基固本。
作為村里的“領頭羊”,蹇守超抓住黨員干部轉作風、做表率的這個“牛鼻子”,全力抓好黨建工作,著力建好黨建陣地,建立健全黨建制度,制定村級班子議事規則、決策程序,建立健全村務公開透明制度,確立民主決策,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黨建活動,形成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干事創業好氛圍。
組織建設有活力,產業發展有動力。蹇守超在抓組織建設的同時,按照“圍繞產業抓黨建,抓好黨建興產業”的思路,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開展大走訪、大調研活動,在一次次院子會、火爐會上傾聽群眾意見,尋找適合堰塘村產業發展的新路徑,破解產業發展中的“老大難”。
鄉村要振興,必須因地制宜選擇富民產業,走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之路。他根據群眾建議,結合堰塘村的地域特點,依托生態優勢,調整農業結構,繪制以“茶葉推動產業興、煙葉拓寬致富路”為主線,實現煙葉和茶葉‘兩葉’同步發展的三年規劃新藍圖。
只要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目標錨定,他克服資金短缺的困難,帶領村兩委一班人多方奔走,積極爭取當地政府、煙草、金融、各職能部門以及私企和鄉賢人士的傾情支持,實地調研論證,對可行性和長效性進行評估,籌集資金600余萬元,解決道路和產業發展的燃眉之急。
堰塘村集中連片煙田
要想富,先修路。他以產業路為“先手棋”,將全村20公里“斷頭路”打通連接,形成產業路大循環。硬化6.2公里長的石鋪路與351國道連接,提供產業規模支撐,確保發展保障。
在產業謀劃上,他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帶領村民深翻和復墾土地600畝,引導土地流轉,形成連片煙田,提升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去年,在穩定糧食種植的基礎上,煙葉種植規模達到700畝,新修和改建生物質顆粒烤房30座,加大科技投入和運用,走生態綠色發展之路,種煙戶均收入達到14萬元。
同時,夯實多元發展基礎,實現煙葉與茶葉在周期上協同互補,構建可持續發展產業鏈。蹇守超充分發揮高山優勢,帶領村民在海拔1300米山地種植茶葉,使全村達到2500畝規模。向企業爭取資源,采用“市場主體+村級合作社+村民”的產業發展模式,與茶葉深加工企業合作,打造2000畝以高山“利川紅”為主的“謫仙茶園”和500畝的綠茶基地,讓村民變股東,為村民提供收入達100萬余元。“一村一品”特色產業逐漸顯現,形成山上種茶葉、山下種煙葉的區域產業發展格局。
產業興則百業興,產業強則經濟強。如今,堰塘村不僅煙葉、茶葉產業協同發展,而且豬牛成群、藥材遍山、蔬菜滿園等產業呈現蓬勃生機,村集體經濟積累增加,老百姓收入不斷攀升,一幅綠色發展、產業興旺、百姓幸福的和美畫卷展現在人們眼前。
堰塘村高山“利川紅”茶園基地
“過去我們連做夢都不敢想,如今村里的產業發展能如此迅猛,這都是蹇書記的心血和摯愛啊!”堰塘村原黨支部老書記、70多歲的張仁華看著村里天翻地覆的變化,感慨萬千。
堰塘村悄然發生著令人驚喜的變化,凝聚著蹇守超的辛勤與汗水,也得到了村民的點贊和各級組織的肯定。5年來,曾先后多次被恩施州煙草專賣局(公司)、文斗鎮鎮人民政府表彰為“先進工作者”。
面對群眾的“口碑”和組織的榮譽,他說:“我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但離上級期望和群眾期盼還存在差距。今年我們將持續推進鄉村振興增進民生福祉,實現煙葉、茶葉“雙600”萬元的村民收入目標,構建美麗村莊新亮點,描繪鄉村振興新圖景。”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