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有效解決之際,各地積極謀劃脫貧攻堅后續工作,保持現有幫扶政策、體制機制總體穩定,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筑牢根基。
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接續推進脫貧地區鄉村振興。實施脫貧地區特色種養業提升行動,廣泛開展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深化拓展消費幫扶。持續做好有組織勞務輸出工作。統籌用好公益崗位,對符合條件的就業困難人員進行就業援助。產業、就業、消費等多多項舉措,正在為脫貧地區注入新的發展動力,為鄉村振興賦能。同時明確提出,堅持和完善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社會力量參與幫扶等機制。
筑牢鄉村發展產業根基
“破舊的房子泥巴路,要想致富沒門路。”這是湖南懷化煙草對口扶貧村沅陵縣馬底驛鄉洞頭村村民掛在嘴邊的一句順口溜。 “我們這個村里,老弱病殘家庭很多,一直苦于沒有找到適合的產業來脫貧致富。現在好了,發展中華蜂養殖產業,村里的老人都能做得來,收益也可觀,一年來我蜂蜜的收入就過萬了呢!”貧困戶吉家照說起養蜂致富的故事,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吉家照,是貧困戶中發展養蜂產業的一員,當他得知村里興起發展養蜂產業時,心中的一股干勁隨即被“沒有本錢買蜂”“根本不會養蜂”的兩重憂慮而澆滅。“多虧了對口幫扶單位投入20萬為我們免費送蜂,還特意安排技術員上門,手把手教我們養蜂技術,為我們謀得一條生路啊!以前家里啥都沒有,現在我靠養蜂買了電視冰箱,下一個目標,我要買一個智能手機啦!”吉家照臉上掛滿笑容。
目前,全村已經發展產業項目3個。其中,懷化煙草為湖田埡產業基地扶貧資金累計投入80萬元,面積102畝,現有獼猴桃、黃桃5000余株;冬桃產業基地累計投資53萬元,面積80畝;蜜蜂養殖項目累計投入20萬元。2018年,洞頭村成功脫貧出列,2019年全村人均收入超過5000元,比2014年翻了一倍多,2020年,全村實現整體脫貧。
拓展村民就業增收新空間
打贏脫貧攻堅戰,促進就業是根本。貧困村里的年輕勞動力多半外出打工,留下的大多是孤寡老人、殘疾人,就業的問題,一直是他們的心頭病。在學堂灣村,雙殘貧困戶家庭張美秀,成為殘疾人脫貧致富的典型代表。
每天早晨,嘀嘀嘀,隨著一聲聲急促的摩的聲傳來,張美秀今天又來村辦便民超市“上班”了。堂灣村沒有商店,群眾要步行到5公里以外的集鎮才能買到東西。為解決群眾購物難題,2019年7月,雙殘貧困戶家庭張美秀籌資5萬元,在該村綜合服務中心辦起便民超市。走進超市,各類生活用品一應俱全,存放著桑葚酒、蜂蜜、臘肉、雞蛋、大米等各類農特產品,都是張美秀幫村民代銷的產品。
同時,該村開設電商平臺和網店,聘請張美秀負責日常管理,為群眾提供代繳話費、代收快遞等服務,有效拓寬群眾脫貧致富的渠道。除經營超市和從事扶貧特崗工作外,張美秀還受聘兼職管理村集體養蜂,每年工資收入達到1.2萬余元。小小一間超市,成為張美秀養家糊口收入的主要來源,也成為了聯系村民、服務群眾的重要紐帶。
讓深山里的農產品賣出好價錢
沃野布滿希望,阡陌遍植夢想。從一粒粒種子破土發芽,從“田間”到“餐桌”,從“深山里”到千家萬戶,貧困戶懷揣著滿滿的希望,期盼著一年來的辛苦換來增收脫貧的果實。
溆浦煙草對口幫扶村蛇灣村種蔗制糖歷史悠久,古法熬制、手工制作的蛇灣片糖口感香醇甜而不膩,是城鄉每家每戶必備的年貨。受新冠疫情影響,該村年貨堆積,如保管不當、存放過久就會融化變質。
“制作片糖的過程很辛苦,從青綠的甘蔗到醇香的紅糖,要經過甘蔗種植、榨汁、攪拌熬稠、冷卻成模等多個步驟,工序比較復雜,眼看著過年的銷售旺季就來了,誰知有疫情,這一箱箱片糖可怎么辦啊!”貧困戶老楊愁眉苦臉,向幫扶干部老王訴苦。“別擔心,我幫你宣傳發動!”老王通過制作宣傳頁《蛇灣紀事之片糖飄香》,點擊量日均破千。同時,在朋友圈發起認購接龍,幾百斤片糖一售而空。消費扶貧舉措,讓藏在深山的農產品賣出好價錢。
如今,實現脫貧的村民正在沿著產業發展路徑,謀劃鄉村振興新藍圖。有了特色產業、就業支撐,村民收入將迎來新的增長空間。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