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煙草局就送上‘大禮包’……”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煙草分公司會議室“炸開了鍋”,澠池縣種煙大戶代表座談會氣氛熱烈,一個個問題集中攻克,煙農增收致富路變得越來越寬。
近年來,澠池縣煙草分公司大力發展職業煙農,推動煙葉規模化種植卓有成效。2020年,澠池縣種煙大戶(50畝以上)有103戶,占全縣煙農總數的7.7%,種植面積占總面積的35.9%,交售量占總量的36.8%。
“隨著煙葉種植大戶隊伍的壯大,經營管理上的問題凸顯,如煙葉移栽深度不夠造成的高莖苗、挑揀等級不純造成的反復用工,等等,若把短板補齊,煙農增收是‘板上釘釘’的事。”該分公司煙葉生產收購服務部主任趙紅朝在座談會上直指大戶經營管理“病灶”。
“用工難找、難管理,這‘兩難’就像一把鎖,鎖住了俺們大戶增收致富的腳步。”座談會上英豪鎮煙農李川道出大家的心聲。他說,煙葉移栽、采收、挑揀關鍵期用工難找,年年換新人,新手業務生、上手慢,技術不好落實。
“用工難找?在我這里不算難事。”張文賢慢悠悠地說道。
張文賢是果園鄉西村村種煙大戶,鄉親們公認的種煙好手。面對參會人員齊刷刷投來的渴望眼神,平時能說會道的張文賢這時有點兒怯場,深吸一口氣,他說:“咱種煙人‘不差錢’,鄉親們都是實在人,這個事好弄。”
“咋弄?趕緊說。”張文賢賣關子,煙農們有點兒等不及。
張文賢介紹,在用工上,別人付日工資70元,他出80元,且按月開工資,從不拖欠,這樣有兩個好處:一是鄉親們實心干,用工就固定了;二是煙葉生產技術落實得好,工人年年都是“老手”,業務熟。
“我的意見是推動用工變革,用工要早謀劃,以種植規模大小提前預訂用工人手,可以采取就近大戶聯合組建專業化服務隊,三戶也行,四戶也可,要講誠信,有激勵舉措,形成長期固定的專業化服務隊伍。”趙紅朝說,用工固定,可以有效保證煙葉移栽、采摘、挑揀在最佳時令完成,既保證了進度,也保證了質量。
“新民,這個主意好啊!咱兩戶的煙田加起來有200多畝,可以組個服務隊!”坡頭鄉煙農上官明祥認為這個主意好,來了個現場辦公。
“我也有煩惱。”天池鎮杜村溝煙農李萬友也有話說。他去年曾在1小時20分鐘內交售煙葉3700公斤,煙站同志都說他的煙葉“挑得純”。“用工干多干少薪資都一樣,偷懶的不少拿,勤快的不多拿,我常常為調和矛盾苦惱。”
“分片包干,實行責任制。”種煙達人李合年支招。
作為行業第一屆全國煙農增收創富大賽銀獎獲得者,李合年在規模化種植上有經驗,特別是在用工管理上,他的話有“分量”。他說:“這些年我種植規模一直穩定在300畝左右,在用工上分4個小組,每個小組選出一個小組長(工資高于其他用工),每個小組管理70畝左右,負責煙苗移栽、大田管理、采收及挑揀等全鏈條管理,生產進度及煙葉產效與工資掛鉤。另外,在年底,除工資外再根據4個小組分包區域貢獻煙葉的產值大小,分4個檔次發放紅包,這樣就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
“這個管理模式好呀!小組有分工,產效有獎懲,種煙又輕松,收入還能打滾往上翻……”李萬友眼睛亮了,臉上的皺紋也舒展開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