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之余,李鋒精心照顧著家里種的桃樹。鄧楚瑜攝
“聽老輩人說,我們村以前叫高峰村,后來村后的崖子上飛來了一群蜜蜂筑巢,此后蜂巢越筑越大,村里人覺得這是好兆頭,就把村名改為了巖蜂窩村。”李鋒說道。
村名變更的由來尚未考證,但村里的鄉(xiāng)親們靠種烤煙過上好日子的事,卻真真切切。
李鋒今年33歲,家住云南省蒙自市芷村鎮(zhèn)巖蜂窩村委會巖蜂窩村小組,是當?shù)責熮r合作社的一名技術員。
2007年1月,中專畢業(yè)的李鋒因具備計算機基礎操作和鉗工、焊工、水電工技術,被當?shù)責煵莶块T聘為烤煙輔導員,為煙農老鄉(xiāng)提供烤煙技術指導服務。
與種烤煙20多年的父親李應洪相比,初為烤煙輔導員的李鋒不僅實操技能稚嫩,而且理論知識儲備也不足,“最老火的是膽兒小,組織種煙戶開會講話時渾身發(fā)抖,手心全是汗,腦子一片空白,提前寫好的講稿忘得一干二凈。”
好在當?shù)責煵莶块T安排了一名老練的烤煙輔導員當李鋒的師傅,幫助他快速成長。2010年,李鋒學成出師,開始獨立承擔幾個種煙村的技術指導工作。
彼時,李鋒雖獨立工作,但其煙葉烘烤技術薄弱的短板仍然存在。
為了補齊兒子的短板,李應洪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拿自家種的煙葉給李鋒練手,“一開始烤壞了不少煙葉,后來越烤越好。”
然而,李鋒滿滿的信心很快受到了打擊,由于各家種植的烤煙及烤房存在差異性,僅用一個模式不可能做到全部通吃,一些種煙戶按照李鋒的指導意見烘烤出的煙葉,與預期效果差距太大,情急之下,李鋒挨了罵。
心里憋屈,李鋒動了走人的念頭。
“你老大不小了,怎么這點困難就讓你慫了!”得知李鋒打算辭職的想法后,李應洪把兒子狠狠批了一頓,“我有你這歲數(shù)的時候,已是村里數(shù)一數(shù)二的種煙高手,可別丟我的臉!”
昔日的師傅得知情況后,也來做李鋒的思想工作。
一番敲打后,李鋒鼓起了勇氣,一有機會就向老輔導員和烤煙種植高手請教,幾年下來進步很快,曾經的短板成了長項。加入當?shù)責熮r合作社后,憑著此前打下的基礎,李鋒的業(yè)務能力更是提升不少。
在為煙農老鄉(xiāng)做好種煙技術指導的同時,李鋒還主動為他們解決實際困難。
2014年至2017年,李鋒服務的幾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經濟條件不好,他每年都掏出錢來為這幾戶墊付化肥款,“種烤煙是他們脫貧的希望,可不能讓他們的希望破滅。”
依靠種植烤煙,這幾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不僅如期脫貧,家里還建起了磚混結構的新房,這讓李鋒很有成就感。
眼下,今年的烤煙生產工作已拉開序幕,李鋒又開始忙活起來,他負責的3個村委會、18個村小組的76戶種煙戶,戶戶都要做好服務,“大伙一年的收入就指望這些烤煙,不能有半點閃失。”
坐在客廳里喝著茶,一個可愛的小女孩跑過來讓李鋒舉高高。旁人問李鋒是不是他女兒,李鋒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這是他姐姐的女兒,他現(xiàn)在還沒娶媳婦呢。
“今年能不能脫單不好說,先把工作干好吧。”李鋒樂呵呵地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yè)發(fā)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