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瀘州市古藺縣大寨苗族鄉煙葉產業示范園區內,十幾位種煙農戶正在煙田里清理最后一茬煙株殘體,為高山蔬菜騰地。
半個多月前,煙農們剛交售完自家的煙葉,今年園區內煙葉畝均產值再創歷史新高,首次突破4000元大關。
“自從政府和煙草公司牽頭建設大寨煙葉產業綜合體以來,不僅煙葉種植效益有所提升,還能發展多元化產業,大家收入增加了,干起活來也更有勁。”據大寨村黨支部書記蔣文華介紹,煙葉產業示范園的建設,為當地群眾帶來了不少實惠。
按照國家級煙葉產業綜合體建設要求,2020年以來,在地方黨委政府主導下,大寨和諧煙農合作社以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政策出臺為契機,以10年為周期集中流轉2000畝土地用于園區農業產業發展。
流轉土地實行統一規劃管理,以每畝每年360元的價格租給煙農,其中1000畝栽種煙葉和煙后作物,另外1000畝作為隔年輪作區域種植其他經濟作物。依據市場需求和當地氣候條件,合作社選定種植蘿卜、黃蜀葵、大蔥、菊花4種輪作物。通過“政府領導、行業牽線、煙農參與”的經銷模式,合作社成功與大寨村豐樂蘿卜干粗加工廠、來鑫農業有限責任公司、大寨鄉皮二農種植合作社簽訂生產訂單,為產品銷售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園區逐步形成了“做強煙葉主業為核心,做特多元輔業為補充”的農業產業發展格局。
今年,僅煙葉種植就實現收益450萬元,通過提高煙地復種指數、多元產業融合,其他經濟作物目前已實現產值212萬元,煙后作物預計還會帶來100萬元以上的種植收益,園區綜合年產值有望達到760萬元。
隨著產業的發展壯大,園區周邊建起了王氏鳳媽初加工廠、脫水蔬菜加工廠、木耳加工廠、玫瑰迷宮景點等項目,進一步為當地農民拓寬了增收的渠道。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