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寒冬酷暑還是刮風下雨,總能看見一個高大帥氣的小伙穿梭在煙田里,他就是山東濰坊安丘景芝煙站的質量主檢兼煙葉生產技術員鄭寒冰。作為一名85后,他積極進取,愛崗敬業,勇于創新,不忘初心,用心為煙農,全力服務煙農,受到了當地煙農的交口稱贊。
圖為鄭寒冰(右)正在指導專業隊做好育苗準備工作。
學無止境?爭做行家里手
鄭寒冰2012年參加工作以來,先后從事過微機員、記賬員、煙葉生產技術員和質量主檢的工作,崗位的調整并沒有成為他前進道路上的“攔路虎”,本著干一行愛一行的信念,不懂的就虛心向身邊的同事請教。工作之余,他經常翻閱專業書籍,通過煙草網絡學院學習有關煙葉方面的視頻,在他的書桌上,堆滿了各種關于煙葉生產的報表、雜志、報紙、書籍。
到田間地頭指導時,面對煙農遇到的一些困難,鄭寒冰總是抱著學習的心態與其一起探討摸索。“煙農遇到的問題就是我學習進步的動力,幫助煙農解決急難愁盼,也就是在幫助我們成長自己。”對煙農煙葉生產各個環節的生產技術,他總是想在前、干在先,他總是站在煙農的角度換位思考,用心服務。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讓他的業務技能快速成長起來,很快就從一名略懂皮毛的“門外漢”成長為煙葉戰線的行家里手。
“鄭寒冰的工作非常認真,他在我們廣大煙農的心中很有威信,別看年紀輕輕的,遇到什么煙葉生產技術上的困難,我們煙農都愿意找他幫忙。”安丘市金冢子鎮紅林莊村煙農周連強說。
任勞任怨?彰顯黨員風采
鄭寒冰無論在團結同事還是服務煙農上都任勞任怨,時刻以一名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從不計較任何個人得失。今年三月份,煙站微機員因病請假,當時正值全省標準化煙站檢查和煙草種植合同簽訂的關鍵時期,他不畏辛苦,主動將微機員的大部分工作挑了起來。為了不耽誤工作,他白天奔波在育苗棚和煙田里,晚上挑燈到凌晨,完成了相關工作的系統梳理和資料完善。收購季節,他往返煙田、烤房與分級倉,有一次因勞動強度大,扭傷了腰,但他即便這樣也是輕傷不下火線,依舊貼著膏藥堅守崗位,因為定級時頻繁地翻動煙葉,手指甲都禿了,但他卻沒有絲毫抱怨,他常說“單位培養我,我就要為單位分憂”,正是他這種精神,感染了身邊一批人,景芝煙站這個大集體其樂融融,凝聚力很強。
景芝煙站轄區多種植大姜、大蒜、櫻桃等經濟作物,在這種情況下,“用工難、用工貴”是煙農面對的一大難題,鄭寒冰作為黨建管理員,多次在黨支部的帶領下,組織開展“助農拌肥”“幫扶移栽”“助農除草”“送農藥麻繩上門”等活動,把最新的煙葉生產技術普及給煙農,讓每一名煙農及時打破傳統思維,用科技種煙。他還組織與豐田村、紅林莊等多個村黨支部結對聯建,搜集用工信息,供煙農共享。“煙農太不容易了,我們能多幫就得對幫些”,這是他一直以來的座右銘,也是這么做的。農忙季節,他很少回家,在服務煙農、做好工作上全力以赴、無怨無悔。
圖為鄭寒冰創新的多功能簡易毛刷,橫放能掃除點播輥漏孔雜質,以防堵塞。
勇于創新?助推減工降本
年輕人腦子活、點子多,鄭寒冰在日常工作中善于觀察,勤于思考,以發現的問題為導向,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煙農成本為目標,完成了一些小發明、小創造。
今年2月份在豐田育苗工場里,一臺滾筒式漂浮育苗播種機在轟轟地工作著,“咦,這幾個育苗盤怎么有八九個孔沒有種,育苗基質雜亂地散落在育苗盤格子棱上”,鄭寒冰在嘀咕,他立即讓機械停止運轉,按照經驗,為保證出苗率,漏播的孔由人工進行補種,散落的基質掃掉,這樣會增加育苗成本,想到這里,他站在播種機旁左看右看,終于發現機械在工作一段時間后由于摩擦發熱,煙種容易堵塞滾筒上播種孔,育苗盤的基質裝填后人工晃動不均勻。找到問題后怎么解決呢?他想到了一個辦法:在滾筒右側和傳送帶上方各安裝上一個毛刷,使得滾筒邊轉邊被刷,育苗盤播種后經毛刷橫向清理均勻。想到這里,他立即開始行動,反復試驗,直至改善成功。看著改裝后的播種機再一次啟動后,問題解決了,他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在煙葉生產、收購的多個環節,無論在田間地頭、烤房里,還是在煙農家里,都留下了他開展創新的點點滴滴。近年來,他參與研制了漂浮育苗覆土機,解決了人工覆土不均勻且費工的問題;他參與研制的烤煙起壟覆膜鋪管一體機,實現了起壟覆膜鋪管同時操作,為煙農降低了成本……
作者單位:安丘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