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冬季氣溫漸低,云南不少地方已進入農閑時節。不過,在玉溪市江川區江城鎮松園村,田野間卻是一片忙碌景象。田里一株株菜豌豆枝繁葉茂,透露出豐收的希望。村民們穿梭其間,努力將自家的菜豌豆打理得更好。
在田里,余利霞正貓著腰認真干活,看到記者走近,便起身使勁兒搓了搓手上的泥土。在松園村,找到余利霞這位“名人”不是件難事,只要你隨便一打聽,大家都會說,肯定下田了。有的村民還會補上一句,大伙兒都喊她“辣妹子”。
溫暖的陽光灑下來,余利霞打開了話匣子,開始講起過往的點點滴滴……
8年前,余利霞從四川眉山嫁到了松園村。“當時家里條件不太好,幾畝地、一間土坯房、一張床、幾副碗筷、幾公斤大米就是我倆全部家當。還好結婚前幾年,我在外面開汽車配件銷售店和在酒店打工,存了點兒錢,要不然日子都不知道怎么過。”余利霞回憶說。
“家里的日子苦,那我們就想辦法改變,過上好日子。”余利霞說。可是,在那個年代,外出務工是一種潮流,村里幾乎看不到年輕人。原本還想留在家里干點事兒的余利霞兩口子,最終也只能選擇“妥協”。
余利霞說:“出去的頭一年,我們每天工資最多100元,一個月下來也才兩三千元,城里開銷又大,日子還是過得緊緊巴巴,而且家里一點兒都照顧不上。我們倆就商量,干滿這一年,就回去。”
2016年初,余利霞兩口子回到了松園村。從此,田野間便多了兩個整日忙碌的年輕人。那會兒,村里不少人都在背后議論,“這兩口子,不在城里好好打工掙錢,回來種地,有什么前途。”余利霞不以為然,依舊和愛人一起默默揮灑汗水,耕耘希望與夢想。
慢慢地,他們兩口子種的地越來越多,一直到200畝。60畝烤煙、100畝菜花、40多畝四季豆和菜豌豆……這幾年,余利霞一直精心地“布局”這些作物,保證收益能夠達到最大,又把風險降到最低。
種地越種越順,日子越來越好。前兩年,余利霞兩口子拆了土坯房,蓋起了小洋樓,還陸續添置了3輛車。
余利霞的變化,村里人都看在眼里,大伙兒原來不看好的態度漸漸發生了轉變,“沒想到,這個四川媳婦兒種起地來還真不賴,是個‘辣妹子’。”此后,“辣妹子”的稱呼便在村里傳開了。
2021年,靠烤煙和蔬菜,余利霞兩口子純收入30多萬元。她笑著說:“我倆的希望和夢想很簡單,就是想把地種好,把日子過幸福。”如今,余利霞已經成了鎮里創富能手,帶動的群眾也越來越多。
站在田里,她指著周邊的菜田對記者說:“政府給村里引進蔬菜加工企業,實行保底收購,開展技術服務,大家伙兒都吃了‘定心丸’。種完烤煙種蔬菜,一塊地收入兩筆錢。”
聊起今后的打算,余利霞擺擺手說道:“不用打算,我已經開始干了。我和村里的幾戶正在一起嘗試種植花卉、中藥材,要是能做好,就又多了兩條增收路。走,我帶你去看看。”說完,余利霞轉身便走。看著這個“辣妹子”的背影,真美!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