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清晨,陣陣凜冽寒風吹來。陜西省商洛市丹鳳縣寬闊的火車站廣場上,等待在出站口的馮道義和其它工作人員再次互相確認,每個人都防護到位,隔離線、體溫計、掃碼牌、登記冊也布置到位。
很快,一波乘客,背著行李陸續走向出站口。
“你好,請打開微信在這邊分別掃健康碼和行程碼。”帶著紅色疫情防控志愿者袖章的馮道義認真地對出站乘客進行引導。
今年45歲的馮道義,是商洛市煙草專賣局(公司)丹鳳縣局(分公司)的一名客戶經理。2021年8月初,丹鳳縣政府向縣內各企業單位發出號召,希望各單位抽調人手支援全縣疫情防控工作。
馮道義(左一)與疫情防控志愿者在丹鳳縣汽車站值班
馮道義每天的主要工作是在車站進、出站口,配合車站工作人員和衛生防疫部門做好各項防控工作,包括信息登記、秩序維護、安全提醒等。
“請戴好口罩,保持距離。請主動測溫,手機掃碼……”這是馮道義每天都要重復說無數次的話。
“咱們是熟人,不需要掃碼登記了吧?”
馮道義(中)與志愿者在汽車站出站口值班
“疫情防控無小事,防微杜漸是大事。既然肩負著‘守門員’的重任,就不得不‘較真’。”馮道義說,在工作過程中,他和志愿者們除了要做嚴做實檢查的每個環節,也要及時處理各種各樣的突發狀況。可能系統突然出現問題刷不出二維碼,可能人手不足要上廁所也得憋一會兒,也有可能部分老年人對智能手機還很不熟悉,急的直跳腳……但是無論有什么問題,他們都需要耐心指導,快速、準確解決,確保將站口防疫檢查工作高效順利地推進。
九月下旬的一天,一位老年乘客,因為暈車且攜帶行李較多,就想著不掃碼直接出站,被志愿者勸阻后,老人情緒激動。這時,馮道義注意到了老人的不適,他走上前,先幫忙把行李放好,然后安撫老人坐下休息。待老人感覺好一點,再次走上前,耐心講清楚當前政策,之后老人立即按程序掃了碼登了記,離開的時候一團和氣。“我理解,都是為了我和家人的健康著想。這大冬天的,你們一站一天,也是辛苦了!”
馮道義說,時間久了,發現大部分群眾對疫情防控工作都表示理解配合,只有極個別乘客因某些原因存在逆反情緒。“碰到這種情況,如果能眼疾手快了解他們的狀況,說幾句貼心話,做些暖心舉動,再來開展防疫工作,會更有效率。”馮道義說。
2021國慶期間,丹鳳汽車站平均每天進站乘客達七八百人次,馮道義和志愿者們每天都從早上六點開始,一直堅持工作到中午十二點,才顧得上喝口水吃飯。剩余時間都在配合車站做好測溫、掃碼、登記,以及防疫宣傳提醒、重點人群服務、疏導分流等工作。
“等到一天工作結束,大家都累到不想開口說話了。”馮道義聲音沙啞的說,但是,仔細想想,這份工作是為家鄉守住平安貢獻個人的一份力量,不禁又覺得自己的工作不普通,心里就暖暖的。
馮道義(右)在丹鳳縣火車站指導出站乘客掃碼
2021年12月以來,陜西西安、延安、咸陽、渭南等地接連出現本土確診病例,疫情防控形勢十分嚴峻。馮道義和其他志愿者被委派到火車站值班。
“火車站人員流動大,安全風險更高,你每天接觸這么多人,不怕嗎?”
“說不擔心,是假的,但是我們做好了各項防護,有信心能當好這個“守門員”。”馮道義目光堅定。
實際上,2020年2月初,馮道義也參與過疫情防控工作。當時,丹鳳縣商鎮有兩村民被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在封城、封鎮的情況下,他主動請纓奔赴疫情防控“前線”。“那時新冠肺炎剛剛爆發,大家心里都有一定的恐懼,但當我看到單位有黨員帶頭報名支援,我也就想立刻加入。”馮道義回憶說,那時背著一個大音箱,和志愿者們一起,逐戶宣傳、排查,每天巡邏,有時還要為群眾進行心理疏導,幫助村民和隔離戶購買生活必需品。“在那個危難關鍵時刻,看到各條戰線上的逆行者紛紛挺身而出,努力維護著大家的安全,覺得非常有力量。”
從2021年11月到現在,馮道義已經兩個多月沒有回過家了。“暫時不回家。一方面是接觸人較多,擔心影響家人;另一方面,一想到那么多人都在最需要的地方‘沖鋒陷陣’,我自己也更應該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馮道義最欣慰的是,妻子和女兒都非常支持他,還打電話鼓勵他說,在關鍵時刻能為抗疫貢獻一份力量,作為家人很驕傲,妻子會守護好他們的小家,讓他安心工作。講到這里,想想從去年8月開始到現在,堅守的172天,馮道義露出了滿足的笑容。“只要有需要,我會繼續堅守崗位,履行職責。”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