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亦峰是浙江省寧波市慈溪市周巷鳳六零售店店主,現年94歲,是一名有65年黨齡的老黨員。上世紀八十年代,他與供銷社退休的老伴一起開了這家煙雜小店,一直來遵循著便民、為民、誠信經營的原則,在周圍群眾中聲望高,在顧客中口碑好。
圖為慈溪市煙草專賣局工作人員前往看望陳亦峰(左二)。
剪報三十載 活到老學到老
陳亦峰老人出身在慈溪市周巷鎮團圈村一個貧困家庭,只讀過兩年半的書,22歲響應號召入伍當兵。轉業回來后,先后干過村干部、棉花輔導員、周巷信用社主任等工作,還積極響應黨中央“有條件的人民公社可辦一些中小工廠,生產自己需要的若干產品”的號召,謀劃籌建成立了以生產輕工產品為主的四聯廠,大大滿足了周邊村民生產、生活所需,成為遠近聞名的模范廠。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陳亦峰老人從信用社退休時,全國流行剪報,酷愛學習的陳亦峰老人也趕時髦,一把剪刀、一罐膠水、一杯茶,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將平時自己感興趣的文字圖片自制成剪報。隨著閱讀份數越來越多,陳亦峰老人開始分門別類制作剪報,內容涵蓋文教、軍事、財貿、體育、工業、農業等方面。閱讀是“生命的化妝”,老人骨子里的書香氣讓他接人待物總是那么的從容和恰到好處。時至今日,他還保持每天閱讀4份報紙 ,家中收藏的剪報1000多冊,僅剪報文字量就將近七千萬字。
圖為陳亦峰自制的部分剪報。
老人注重收藏,將自己的收藏視如珍寶,但他卻將自己珍藏的信用合作社社員登記本和1959年主任專用章2件歷史物件通過農村合作銀行(信用社)無償贈予慈溪市博物館,以便有關單位能更好地保存與研究那段歷史。老人家常告誡子孫后輩:“年輕人要有崇高的理想,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圖為陳亦峰捐獻2件歷史物件的信用社證明。
揚鞭自奮蹄 一心為公終不悔
1956年7月31日的那場“八一”大臺風令老人記憶猶新。當時臺風登陸浙江寧波象山港,身為黨員干部的他義無反顧地投入抗臺搶臺工作中,他一邊不停做村民的思想工作,一邊協助村民加固房屋、積極聯絡轉移群眾。面對排山倒海的風雨肆虐,他毫不退縮,一次次地將飄落的瓦片和折斷的樹木搬移,打通“生命渠”,整個人被臺風壓得寸步難移卻依然堅守。臺風過后,他又組織干部群眾迅速投入到災后的重建工作中,走村串戶籌集物資,慰問受災嚴重家庭。
退休在家的陳亦峰老人是個閑不住的人,受邀擔任慈溪市周巷鎮十字街居委黨支部書記,一干就是22年,把一個僅有5名黨員的黨支部逐漸發展壯大到目前擁有60多名黨員的黨組織,十字街居委也多次被評為寧波市、慈溪市示范居委。期間,除了每月30元的通訊費,老人未拿分文工資。陳亦峰老人常說:“我是黨員,只要我的精力允許,我始終想為黨和社會服務。”
現如今,陳亦峰老人每天除了閱讀報紙外,主要和老伴一起經營零售店。由于他經營誠信、價格公道,生意也做得有聲有色。光顧小店的外地民工尤其多。大家都說,買陳大爺家的東西放心!
圖為近些年陳亦峰獲得的各類榮譽。
在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陳亦峰被授予“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老人內心激越澎湃,格外珍視這一榮譽。“忠心跟黨六十載,規規矩矩不貪古”,這也是老人最真實的寫照。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