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潤澤,萬物復蘇。雨后春筍破土而出,這是大自然的饋贈,也給生活在大山里的人們帶了財富。
“今年是春筍大年,收成好,產量高,我早上5點就上山了,一天能挖300斤左右。”
王良東高興道。
王良東是浙江省金華市磐安縣栗樹坑村的村民,經營竹筍加工作坊是其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占全年收入的三分之二。
與王良東一樣,“竹筍”也是栗樹坑村其他村民十分重要的收入來源。該村山林面積達7247畝,擁有竹林上千畝,年產春筍超10萬斤。
一直以來,栗樹坑村的主要產業經濟依靠村民種植的玉竹、元胡等中藥材以及自制的山貨,但是玉竹生長周期長,且需要大片荒地,在保護林地和發展產業方面難以協調。
為了降低因為玉竹種植面積減少帶給村民的經濟損失,該縣煙草專賣局積極與當地村干部聯系,瞄準資源豐富的竹林做文章,聚焦筍干產品開展“香溢”助農行動。
圖為磐安縣煙草專賣局“香溢”志愿者幫助栗樹坑村的村民削切竹筍
“我們以前做筍干效率慢,光把筍干曬干都要花上兩三天的時間,要是碰上雨天,那又得耽誤功夫。”
王良東的姐姐解釋道。
為了解決筍干制作工藝難題,提高筍干加工效率,磐安縣煙草專賣局幫扶干部積極請教縣內同類農產品加工廠,多次邀請技術指導到村里為村民指導筍干加工流程,并在市面上同步開展筍干烘干機器調研,為栗樹坑村村民挑選了性價比較高的烘干機品牌。
一開始,村民對于花錢買專業烘干機還是有些抵觸,但在該局結對幫扶干部以及村干部的勸說下,村民通過家庭作坊購置烘干機,一臺雙門烘干機可以供3戶家庭輪流使用。
“現在家里有了烘干機,筍干只要一天一夜就能烘干,一臺機子一次性能烘干五六十斤的筍干,而且也不用擔心下雨,只要設好時間,記得把筍干翻面烘烤均勻就是了。”
王良東所在家庭是該村最早一批引入烘干機的家庭,現在這臺烘干機已經成了王家人的新寵。
磐安縣煙草專賣局“香溢”志愿者徐夢嬋(左一)與王良民姐姐一起將蒸熟筍干放進烘干機
“有了烘干機,現在筍挖的再多,都來得及做,”王良東的姐姐笑道,“這段時間每天都有貨車來我們村里收筍干。”
磐安縣煙草專賣局不僅是幫助村民購置設備、削切竹筍等,也積極幫助栗樹坑村改善交通條件。
村子里的筍干能銷往外地市場,也離不開通村公路的暢通。二十年前的栗樹坑村少有車輛開到村里來,因為村子僅有一條供一輛三輪車通行的泥路,要是碰上下雨天,山體滑坡常有發生。
為了幫助栗樹坑村的村民發展起來,讓村里的農產品走出去,磐安縣煙草專賣局累計投入近50萬元用于村口通村公路的修建以及拓寬硬化。今年4月,通村公路的路面硬化已完成6公里,接下來幾個月將繼續推進剩余5公里的路面硬化和護欄修建。
3月村口通村公路完成路面拓寬以及硬化
“現在每天開車到市場上轉一轉,只要半個小時就夠了,”村書記張曉峰說道,“我們的筍干也通過這條通村路銷往上海、廣東、福建等地,越來越多的游客可以到村子里來游玩。“
“以前村子里只有三十四戶人家,基本上是高齡的老人,這筍干產業發展起來了,路也好起來了,在外打工的村民也愿意回來了,現在村子里大約有60多戶人家,在竹筍的大年,每戶人家靠筍干一年就多了2萬的收入。”張曉峰介紹道,“而且現在年輕人也喜歡到村子里來做農產品直播,行情最好的時候,一天銷售額能有1萬多元。”
努力行動終有回報。栗樹坑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0.92萬元提升到了2021年的1.45萬元,增長57.6%,真正將“竹園子”變成了“錢袋子”。
下一步,磐安縣煙草專賣局將持續深入開展“香溢“助農行動,進一步推進“共享豬圈”、“我的雞窩”等村民幸福計劃開展,以實際行動為有需要的農戶增收出謀劃策,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