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起,上海煙草各級黨組織自覺扛起主體責任,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各項工作,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職工用實際行動助力抗疫工作。截至目前,累計上崗10227人次,服務對象351329人次。
連日來的高溫“烤”驗,他們全副武裝,戰斗在一線,汗水浸透的衣服、泡到脫皮的雙手、留下勒痕的臉龐……他們在烈日下堅守的身影令人動容。
突擊隊助力打造“15分鐘核酸采樣服務圈”
“我是黨員,我報名!”“我有經驗,隨時可以上崗!”5月初,上海市浦東新區煙草專賣局(公司)積極響應區政府打造“15分鐘核酸采樣服務圈”號召,成立了一支17人的常態化核酸檢測志愿服務突擊隊,支援浦東新區川沙新鎮、南碼頭街道、金楊街道、惠南鎮等4個街鎮,面向社會提供核酸檢測服務。
浦東轄區范圍廣,負責川沙新鎮某常態化核酸檢測點位的3名志愿者,都不住在周邊,最遠的開車往返需2個小時。“這都是小困難,我們保證完成任務!”黨員吳強發揮帶頭作用,3人密切配合,積極克服路程遠、任務重、天氣熱等困難,每天準時到崗,服務居民。
采樣亭空間狹小,旁邊設置了一個集裝箱活動房作為掃碼人員的工作間,沒有空調等降溫設施。連日高溫,早上10點,工作間的溫度就已攀升到了35度,連續4個小時作業后,他們防護服下的衣服已經濕透,汗水模糊了雙眼,但他們始終以飽滿的精神狀態,耐心為每一位居民做好服務。
沈銥作為市人大代表、民盟盟員,積極履行參政議事、建言獻策的職責,疫情期間積極為中小型服務企業奔走呼吁。在聽到區局(公司)組建常態化核酸檢測志愿服務突擊隊后,她第一時間響應號召,并作為代表向全體突擊隊成員發出倡議:“決不退縮,勇于拼搏,用心用情用力完成常態化疫情防控志愿服務任務!”
沈銥主動扛起了南碼頭街道某核酸檢測點位運行管理的職責。“我們的任務,就是讓這個點位有序運作。”她積極與街道居委溝通聯系,銜接物資領取、信息核對、樣本送檢,組織隊員分工負責秩序維護、掃碼登記、信息上報、物資補充等工作。
自6月1日以來,突擊隊已累計上崗67人次,服務核酸檢測采樣29829人次,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上煙人的責任與擔當。
為民服務的“小張醫生”
“我們小區要是能有一批核酸檢測志愿者,那就方便多了。”社區封控期間,上海市黃浦區煙草專賣局(有限公司)黨員張玉強,看到外省市醫護人員奔波于上海各個小區、顧不上吃口飯喝口水時,便萌生了這樣的想法。于是,當社區發出核酸檢測采樣人員的招募令后,他毫不猶豫地報了名。
由于沒有任何醫務工作經驗,上崗培訓中,他認真聽講,回家加練。“口腔咽拭子采樣要求很高,手勢太輕了可能達不到效果,太重了會引起不適。”張玉強對著鏡子反復練習,親身體會,最終順利通過了考核,走上了核酸檢測采樣崗位。
第一次上崗,他負責擰瓶蓋。該批次的單人單管瓶蓋非常緊,需要用力才能擰開,雖然戴著兩層橡膠手套,但幾百個瓶蓋擰下來,他的大拇指起了水泡。第二次上崗,他負責口腔咽拭子采集。標準的流程、輕柔的手勢,舒適的體驗讓居民消除了顧慮,大家親切地稱他為“小張醫生”。每次核酸檢測工作完成,他都會額外再等候半小時,為晚來的居民留“一扇窗”。
如今,每周六的社區全員篩查,他成為了核酸采樣的主力軍,在小小檢測亭里守護著居民,筑牢社區“防疫網”。從5月中旬上崗至今,他已參與核酸檢測30余次,累計采集核酸樣本12000余人次。
“我的心比天氣更熱!”
“第一次進陽樓采樣,既緊張又害怕,采集完一個樣本后,我就已經腳軟,背后一身汗,橡膠手套里濕漉漉的了。”上海市長寧區煙草專賣局(公司)黨員王瑞祺如是說。
當看到社區招募核酸采樣員時,王瑞祺第一時間報了名。經過兩天的培訓,他就穿上“大白”服進了陽樓。“為了早日戰勝疫情,作為黨員,硬著頭皮也要上!”隨著采樣次數的增加,他的技術也愈發嫻熟。
常態化核酸檢測開始后,王瑞祺再一次站了出來。白天,他在內部專賣監督管理的工作崗位上,用心維護卷煙市場秩序,奮力追趕年度工作目標;晚上,他又在社區核酸采樣的點位上,耐心服務每一位居民,全力與疫情賽跑。
7月份以來,40攝氏度的高溫天、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全戶外的作業環境,讓核酸采樣變成了一種“體力活”。每次3個小時左右的采樣過程,王瑞祺顧不上喝一口水,汗水一遍又一遍地濕透了衣衫。
脫下防護服,他的手都被汗水泡皺了,皮膚上結了薄薄一層鹽霜,衣服都能擰出水來,但他始終一絲不茍地為每一位居民做好采樣,對待老人和孩童尤為耐心。“小朋友,把嘴巴張開一點,1,2,3,好啦!”他溫柔的操作,讓孩子們都喜歡找他做。
60多場核酸采樣,累計服務時間超過180個小時,最熱的時候體感溫度超過了35攝氏度,但這絲毫沒有影響他抗疫的熱忱,“雖然天熱,但我的心更熱,我們一定能夠戰勝疫情!”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