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八月流金。 87歲的劉老漢,站在村口的樹蔭下,抬起頭、瞇縫著眼,看著不遠處自家小店門上的新門臉,不由得笑了。“心事,又解決了一樁,這得感謝那些年輕人呀!”劉老漢嘴里喃喃地說著。
劉老漢,原名劉世春,陜西楊凌大寨鎮黎陳村人,他口中的年輕人,正是楊凌示范區煙草專賣局的志愿者們。他們之間的“牽絆”要從20多年前說起。
小店里“燃起”新希望
劉世春是一名退伍軍人,退伍后回鄉務農。原本,憑借著吃苦耐勞的勁頭,家里的日子越來越好。但一次偶然事故,導致腿骨骨折,經治療,未能痊愈,導致后來一直行動不便。禍不單行,兒子又患上強直性脊柱炎,喪失了勞動能力,孫子此時正在上高中,一家人的日子雪上加霜。
此時的劉世春最大的心事就是,一家人能活下來、能靠著自己的雙手支撐下來。
為了維持生計,2002年,心思活絡的劉世春咬緊牙關,拖著病殘的身體,在村口開了一家卷煙零售店,20平方米的小店,成為劉世春一家生活的希望。
在進貨、采購香煙的過程中,楊凌示范區煙草專賣局了解到劉世春的情況后,公司黨員、團員們積極響應,幫忙捎貨、送貨,不時詢問經營、生活情況和需求等,成為當時“楊凌煙草志愿者”的一項“家務事”。
從2002年開始,劉世春就與“煙草人”結下了緣分。在一批批煙草志愿者們的傳承下,這一小行動,默默地延續了20多年。
糧安心才安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緩過了最難的日子,五年前,劉老漢和大多莊稼人一樣,在家里的五畝坡地上種起了小麥,想要有更好的奔頭。
可一到“三夏時節”,劉老漢的“心事”又來了!因為小麥種在坡地,沒法用機械收割,家里的勞力不足,街坊鄰里也都忙著“夏收”,眼看著麥子一天天“彎下了腰”,劉老漢的眉頭皺得更緊了。
正在他一籌莫展的時候,楊凌煙草專賣局組織黨員、干部、團員,組成幫扶互助隊、青年團員志愿服務隊來到了劉老漢家,收割麥子、晾曬、揚場,沒幾天,幾千斤小麥,顆粒歸倉。
夏秋兩季,秋收必到。這一幫,就是五年。
“還是共產黨好,感謝煙草人,感謝你們吶!”五年來,這樣的感謝語,成了劉老漢的口頭禪。
產業旺家振興
2016年,在精準扶貧的幫扶下,劉世春一家先后享受到教育扶貧等多項惠民政策,要強的劉老漢也想脫掉貧困戶的帽子、過上好日子。他知道,除了店里的小生意、種點糧食,還不夠,還得有產業。
在楊凌煙草局的支持下,劉老漢萌生了建獼猴桃園子的想法。“多虧了煙草局的小伙子,當時幫忙抬架梁、挖田坑、掏樹根,整整干了一天,給我把獼猴桃地園子建了起來,是我的大恩人吶。”說起這件事,劉老漢抑制不住的激動。
建園、施肥、翻耕……農忙,到劉老漢家里幫忙干農活;節假日,給劉老漢帶點慰問品、嘮嗑、拉家常,楊凌煙草志愿者成為劉老漢家里一道別樣的風景。
2022年,在一次常規幫扶中,區局青年志愿者張磊發現劉世春店鋪頂上竟然隱秘著一條大裂縫,經檢查,十分危險。區局立刻組織人員,將高危屋頂拆除,換成了彩鋼瓦屋頂,粉刷墻面,同時根據店面大小,合理規劃布局,量身定做了嶄新的柜臺貨架,并安裝了門頭店招,以前又破又臟的小店化身為“最美鄉村小店”,店容店貌得到明顯提升。
“真是感謝那個‘胖娃娃’,沒有他,我這個店可能遇個大雨就要倒了,那后果真不堪設想啊,哪里有現在這番嶄新的模樣哦!”
一路幫扶、一路陪伴、一路歡歌。如今,通過客戶經理專業的經營指導、黨員的一對一幫扶……在大家的幫助下,劉世春家的農村零售小店成了本村最美小店,僅卷煙經營年收入近1.5萬元左右,經營能力有了大幅提高。再加上獼猴桃等其他銷售收入,劉老漢一家的日子越來越好。
劉老漢的一件件心事,圓滿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