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濃壓架葡萄熟,日嫩登場罷亞香。走進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豪洞村紫秋刺葡萄園,葡萄架上結出一座座倒立的“寶塔”,顆顆晶瑩透亮、色澤飽滿,農戶們有條不紊地將摘下的葡萄進行整理、打包。
“今年葡萄大概采收5.6萬斤左右,產值預估170萬元到190萬元左右。”紫秋刺葡萄園負責人王想英一邊采摘著葡萄,一邊說道:“葡萄長得好、賣得好,訂單絡繹不絕,越忙越開心!”
鄉村振興的關鍵是產業振興。近年來,環江縣豪洞村立足當地地理氣候與優勢資源,做足“甜蜜”文章,以特色水果種植為主導,將農業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使農業變身為綜合產業,點燃鄉村振興的動力“引擎”,讓群眾錢袋子“鼓起來”。
圖為村民在搬運葡萄裝車(潘棉純 攝)
當前,豪洞村種植紫秋刺葡萄、羅漢果、蜂糖李、九萬李等水果共1000余畝,其中紫秋刺葡萄450畝,種植水果特色明顯。
“圍繞水果產業種植,村里著力將花經濟、果效益與鄉村游、周邊游結合起來,探索集綠色種植、旅游觀光等為一體的發展模式,推進產業發展,提升了村民收入。”河池市煙草專賣局(公司)駐豪洞村第一書記韋曉介紹,每年3月豪洞村慶豐水果合作社基地內的李花次第開放,不同品種的花期都能引來游客前來觀賞。
據了解,豪洞村利用多種渠道宣傳推介,打造賞花打卡地,吸引游客前來游玩,適時引導村民合理開設農家樂,做好做活“花經濟”,為當地群眾增收賦能。
一手抓好“花經濟”,另一手也抓好“果”效益。在后援單位河池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豪洞村多方爭取資金修建了一條產業路,破解產業種植生產環節勞作不便利的難題。
圖為村民正在采摘葡萄(潘棉純 攝)
“水果種植基地海拔高、占地寬、路途遠,修路之前,肥料和工具都要人工扛來扛去,現在都能直接裝車運到地頭,來賞花的車子也都能直接開車到基地,后期李子成熟了,更是方便拉貨進出。”水果合作社的管理人員覃進說道,“產業路已基本覆蓋整個果場,做工方便多了。”
為保證種果效益,豪洞村村委引導慶豐水果合作社給李果上了保險,請來農業專家“傳經送寶”,開展現場培訓、實地教學,時刻關注李子管護的各個環節。在他們的精心管護下,今年蜂糖李產量達到10萬斤左右,收入80多萬元。
“甜蜜產業”發展富了村民,美了鄉村,還帶動周邊村民就近務工,增加收入。“合作社吸納社員,帶動群眾一同致富。”村支書蒙合軍介紹,近年來,不少脫貧戶在合作社的帶動下,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源頭根本,豪洞村以種植特色水果為突破,探索打造“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引導農民土地入股、技術入股、勞動力入股,建立專業合作社、采摘園、農家樂,推進產業規模化、集約化、融合化發展,讓特色水果產業種植成為了當地村民致富“新路徑”。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