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在山東濰坊諸城市舜王街道張家屯村的農田里,一臺挖掘機正在進行挖土作業。
“這塊地明年第一年種煙,耕層淺、土質差、雜草多,用挖掘機整理翻耕土地,可以進一步加深耕層,熟化底土,有利于改善土壤結構、促進煙株根系深扎。”諸城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程戈莊煙站技術員劉軍介紹說。
圖為,挖掘機煙田整理現場
引進挖掘機開展煙田深翻是近年來諸城市局(分公司)整理土地、保育土壤所采取的一項重要措施。據了解,作物常年連作會嚴重影響煙田性狀,出現土壤酸化板結、養分供應失衡等問題。在諸城這樣的老煙區,實施土壤保育對于改良煙田土壤、提升煙葉質量顯得尤為重要。
為持續提升煙葉質量、助力煙農增收,諸城市局(分公司)立足實際,積極探索,固化形成了包括煙田深冬耕、科學配方施肥、有序合理輪作等一系列措施在內的土壤保育“組合拳”,煙田土壤生態環境得到了有效改善,煙農植煙收益得到了根本保障。
常言道:耕深加一寸,抵上一茬糞。嚴把煙田冬耕標準是諸城煙區持續保持土壤活性的訣竅。諸城市局(分公司)抓住大雪來臨前,溫度、墑情適宜的有利時機,將冬耕作業深度標準確定為30厘米左右,通過入戶宣傳、政策補貼等措施,充分利用好煙農專業合作社和社會化服務組織的大型作業機械,在煙區內掀起了深冬深耕的熱潮。
“你看,現在的冬耕質量和效率都有了大幅度提升,這要感謝作業機械的更新換代和社會化服務體系的不斷完善。以前的機械馬力小,想都不敢想會有這么好的翻耕質量。”在諸城市賈悅鎮大吳家村的冬耕現場,煙農王洪旭指著拖拉機翻耕出的大塊土壤說。
正像王洪旭所說,當前諸城市局(分公司)一方面,借助行業補貼資金為煙農專業合作社購置大馬力拖拉機,助推作業機械的不斷升級;另一方面,積極引進社會化服務組織,發揮他們的機械和服務優勢,為煙農提供省心、省力的托管服務。
近日,在濰坊諸城市辛興鎮大捎坡村,煙農李德順正盤算著按照自己的種煙面積,購進足量的優質大豆,為來年的大豆餅肥發酵做準備。在開春前,李德順需要按照技術要求將買來的大豆粉碎、噴水、發酵,將其變成優質的有機肥料,在煙田起壟時與其他肥料一起攪拌均勻作為基肥施用。
圖為,技術人員利用現代化儀器檢驗煙田土壤營養成分含量
大量施用大豆發酵的大豆餅肥是諸城市局(分公司)增加煙田土壤有機質的重要舉措。在煙田科學配方施肥上,諸城市局(分公司)始終堅持“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大力推廣土雜肥、農機肥、草炭土施用技術,擴大有機氮肥使用比例;另一方面全面推行科學配方施肥,組織人員每年對煙田土壤進行一次集中“體檢”,根據化驗結果開出施肥“處方”,做到精準施肥、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逐步降低化肥用量。
此外,諸城煙區建立了基本煙田保護制度,實行合理輪作,讓煙田土壤得到了更多的“喘息”機會。他們通過“以煙為主”的耕作制度,突出煙葉種植在整個輪作制度中的主體地位,科學安排不同作物輪作,調整耕種方式,除小麥、花生、地瓜等傳統作物輪作外,引導實行“烤煙—糧食—丹參—烤煙”或“烤煙—丹參—烤煙”等大小循環輪作模式,確保每2~3年輪作一遍,讓煙田在輪作中得到“休養生息”。
在以上“組合拳”的基礎上,諸城市局(分公司)還采取煙田地膜回收利用、示范推廣降解膜等措施,降低地膜殘留總量;與科研單位協作,開展撒施生石灰、生物菌肥施用試驗示范等土壤修復與改良方面的探索與實踐。
“煙田土壤保育是一項長期工程,土壤修復需久久為功。”諸城市局(分公司)黨委書記、局長、經理劉志剛說,“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完善土地用養結合種植制度,持續推進土壤保育工作,保護和提高基本煙田地力,為煙農持續增收和煙葉可持續發展打牢基礎。”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