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來,工作在云南省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農村的基層煙站工作人員們見證了玉龍縣農村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的年齡在增長,鄉村越來越美。
黎明鄉茨科村機耕道四通八達(馮蕾 攝)
坎坷變通途
說起以前,擔任過玉龍縣塔城煙站站長的袁子林吃過太多交通不便的苦。那時從麗江城去到最遠的鄉鎮塔城,一天一班客車翻山越嶺要顛簸七八個小時。“每次到達塔城,感覺整個人的五臟六腑都翻過來了,有時山體滑坡,還要轉渡輪過江到對面迪慶州,再渡回玉龍縣,真可謂漫漫長路跋山涉水。”袁子林回憶道,“如今,同樣去到塔城鄉,有25公里左右的G56高速,其他均為柏油路面,路途耗時2.5小時,當天往返時間都很充裕。”去到各村組的路面,無論多么偏遠,均已一改原來“天晴只見灰”“雨天滿身泥”的艱難,都通上了平坦、寬闊的鋪裝路,很難再見到“人背馬駝”運物行走的情況,老鄉們步入了“開著車去田里干活”的方便時代。
臟亂變清潔
玉龍縣龍蟠煙站老站長和麗忠回憶起當年農村的環境,他感慨道:“那時的農村,垃圾滿地、遍地畜禽糞便,走在路上不小心都會踩到牛糞。”而今,隨著“美麗鄉村建設”“人居環境提升”“環境督查整治”“循環農業項目”等項目的實施,改變了農村“臟亂差”的情況。各地村委會定期開展清溝、除草、清掃等作業;各村小組建設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點、試點建設了多個生活污水凈化排放點,各鄉鎮配備了環衛垃圾車定時收集各類垃圾;全縣實施了農村廁所“旱改水”及太陽能補貼修建衛生間等。玉龍縣煙草公司近年來也在農村開展了“農林廢棄物回收再造清潔能源”“農田地膜回收再利用”“綠色化病蟲害防控”“土壤保育自制有機肥”等項目。這些都極大改變了農村生產生活環境,真正實現了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農村更美。
生計變產業
隨著農村的不斷發展,以現代煙草農業為代表的玉龍縣農業發展步入了機械化、數字化、集約化時代。全縣農機應用廣泛,幾乎每家每戶都擁有至少一臺各式農機;農田交通水利條件也越來越好,提灌站、農田水利溝渠、機耕路已基本覆蓋,農戶的農事操作條件更加便利。產業發展也更加多元化,除了糧食作物和烤煙形成輪作協同外,林果、中藥材、蔬菜等產業也得到多元發展,涌現出“木梨”“羊肚菌”“藍莓”等各類特色產品。玉龍縣煙草公司也實施了“智能化烘烤”“手機APP合同簽訂”“無人機統防應用”等先進生產方式,持續為農村經濟增長注入更多動力。農戶們收入提高了,農村更留得住人了。
現代農業機械化耕作(方亞妹 攝)
村落更宜居
依托鄉村振興等各項具體措施的推進,玉龍縣農村的村落建設在近10年得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通過危房改造項目,農村不再有結構有問題、安全有隱患的住房,農村住房煥然一新;通過易地搬遷項目,很多海拔高、坡度陡、有自然災害隱患的村落整體搬遷到附近更為適宜的區域,農戶們住上了現代化新房;通過文化、體育多方項目實施,村組內都建設了活動中心、籃球場等設施,豐富了農戶的閑暇生活;村內的村道、小巷道、入戶通道均進行了硬化,村口豎起了村門或村名石,村落建設整潔、便利,農戶在村莊生產生活幸福感得到進一步提升。
集鎮更繁華
隨著農村人口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經濟得到飛速發展,集鎮也變得越來越繁華。在玉龍縣所有農村集鎮,中大型商超、現代化農貿市場、賓館酒店、餐廳等已很常見,近幾年更是涌現出了手機賣場、家電商場、汽車銷售店、網吧等投入密集型產業,為農村生產生活提供了更多便利。農村產出的各類特色農副產品都有了穩定持續的銷售渠道,“賣出我有的,添置我缺的”成為玉龍縣農村家庭在集鎮“街天”增加收入、改善生產生活的有力途徑。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