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營村位于河北豐寧滿族自治縣東南部牤牛河下游,主村三面環水一面靠山,112線國道由村通過,交通便利。村內綠水蜿蜒,草木繁盛,花鳥為鄰,擁有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在發展現代農業、實現鄉村振興戰略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作為豐寧縣煙草專賣局重點幫扶對象,鐵營村兩委一直積極配合與豐寧縣局一起努力找尋鄉村振興項目,經過近幾年的“小黑屋”治理、農業項目建設、自來水工程改造、光伏產業發展等,形成了近期和長遠的雙贏局面,幫扶工作成果顯著。要問鄉村振興有什么,那肯定是鐵營村農民充滿的歡聲和笑語,安居和樂業。
草木無情人有情,窗明幾凈暖人心
鐵營村土地資源相對匱乏,沒有支柱產業,村集體經濟收入微薄,村里工作各項支出,除了山林補償款外,其他全部靠上級撥付的轉移支付款維持。自開展鄉村振興政策以來,鐵營村在社會各界,特別是豐寧縣煙草專賣局結對幫扶的大環境下,圍繞綠色主題做功課。涵養水源,封山育樹,增花填草,將環境建設與產業發展相融合,目前的鐵營村宛如一幅充滿歡身笑語的世外桃源,在環境整治邁出的一小步,實現了美麗鄉村的一大步。
依稀記得五年前,第一次去鐵營村考察,村干部帶著去了幾戶村民的家,破敗不堪的景象讓我現在還是難以忘懷。地面還是土的,經過常年的踩踏顯出規則的坑洼,走起來還得緊盯著地面,防止崴了腳。墻面也沒有粉刷,被煙火氣熏得黝黑,大白天開著燈,也沒覺得明亮哪去。頂似乎是吊過的,但又破損得很嚴重,同樣是黑通通的,“小黑屋”的名號名副其實。村干部介紹,這樣的房屋,村里還有十幾間,急需進行修繕,改善生活環境。豐寧縣局幫扶人員經過仔細研究,制定詳細考察匯報,積極向承德市局反映情況,在市局的大力幫持下,一次性投入三萬元幫助村里進行“小黑屋”治理。
現在的鐵營村,街道干凈整潔,村里道路蜿蜒平坦,道路兩旁花池里的花爭艷怒放。以前被稱為“小黑屋”的村民家里,地板貼上了瓷磚,墻面粉刷一新,頂也抹得平整美觀,陽光透過玻璃照進家里,照在農民的臉上,浮現出來的是它們滿意的笑容。
科技賦能新農村,幫扶修路結碩果
鐵營村的北面環山,山地種植糧食既不肥沃,也無法進行大規模機械化作業,每年屈指可數的玉米產量對于鐵營村的村民來說顯得尤為雞肋。豐寧縣局幫扶人員通過實地考察與村委進行充分交流,提出建設意見,在這些山地進行果樹種植,把山田地改造成為果樹林,順便對山路進行改造,讓運輸車輛可以直接開到果林地里,把瓜果及時運送出去。
說干就干,2021年豐寧縣局向承德市局申請幫扶鐵營村精品水果采摘園項目資金7萬元。經過一年的施工,一條直通山頂的水泥路修建成功,為后續農田改造和果樹種植打下基礎。在半山腰,一片片果林初成規模,蘋果、梨子、山楂樹正在茁壯成長,用不了幾年,連綿不斷的果林,碩果累累的豐收景象就會呈現在鐵營村村民的眼前。
農村經濟多半是即時性經濟,解一時之憂,不能解長久之疾。在當前形勢下,光伏產業成為了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不僅能夠實現村集體的用電自由,成規模的光伏產業更是可以為村集體帶來每年近十萬元的長遠增收。鐵營村委在收到豐寧縣局幫扶人員建議后,著手聯系專家設計可行性方案。經過兩個多月的籌備,豐寧縣局積極上報市局,一次性投入資金十五萬余元,開始對全村進行技術改造。因地制宜充分利用鐵營村坡地,房屋頂日照時間長的優勢,推進光伏綠色清潔能源開發利用。這一工程改造,不僅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同時也為當地農民提供了土地租金和就業崗位,拓展了長遠的增收渠道,助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戰略。
細微關懷干實事,譜寫畫卷見真章
鐵營村雖然三面環水,但老舊的自來水管道經常性的發生故障,大部分時間,還得依靠村里的幾口老洋井,飲用水十分的不便。針對這一情況,2019年到2020年豐寧縣局幫扶人員先后兩次申請四萬余元對村里進行自來水管道的改造和升級。經過兩年時間的重建,農民家家通了方便干凈的自來水,一年四季都不再為用水而發愁了,村民家門前那幾口銹跡斑斑的老洋井就是鄉村振興最好的證明。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現代化農業,需要持續有效的科學投入,但更需要的是廣大共產黨人堅持不懈的努力。作為幫扶單位的豐寧縣煙草專賣局黨員干部,一直把自己當成是鄉村振興的“勤務員”,下沉基層,樹立服務基層的意識,以幫扶對象鐵營村作為考場,以鄉村振興項目為考卷,以人民群眾的滿意為評分,深入田間地頭,傾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扎扎實實為群眾解決生產生活困難,讓鄉村振興摸得著,看得見,讓民心所向成為吹動五星紅旗高高飄揚的風。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