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后來不及偷閑,趁天氣晴朗,提前播種小麥,來年翻犁為綠肥,煙地質量就好了!”貴州鴨池河畫廊生態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監事長王勇說道。深耕換茬土地,撒播綠肥種子......他帶領二十多名社員,在綜合體基地拉開了烤煙冬耕序幕。
近年來,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促進鄉村振興,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中作用彰顯,而選址貴州省清鎮市歸宗村的鴨池河畫廊生態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就是其中的一個縮影。
吸引“新農人”,鄉親們在家門口就業
2019年12月起,歸宗村不少人失業返鄉,進城務工還是返鄉創業成為爭議焦點。2020年5月,彭存斌退休,回到歸宗村擔任黨支部書記。剛到崗,他就表示:化屋村村民在家門口發展鄉村產業脫貧致富的經驗,值得學習借鑒。用好土地承包經營,再延長三十年政策,在家門口長期創業是條新路。
(彭存斌正在講述歸宗村今后幾年的用地規劃)
如何讓村民坐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彭存斌把眼光放在了鴨池河畫廊生態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十多年的合作社,人才、產業、機制單薄。為此,彭存斌帶領合作社開啟了轉型之路。遍訪全村535戶、2383個村民,號召有土地的拿土地,有資金的投資金,有勞力的出勞力,一路“招賢納壯”,實現了“農村三變”華麗轉身。
目前發展社員140多人,組建了種植、基建、銷售專業隊3支,培育了產業工人200余人。現在大伙“抱團取暖”,用開闊的視野、活躍的思維,承擔起“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領頭羊,成為名副其實的“新農人”。
注入“新產業”,著力打造煙葉精品
近年來,合作社長期流轉荒山3000余畝、耕地1600余畝,但傳統經營的玉米、大豆、馬鈴薯等作物,價格和銷售量周期性跌宕起伏。
2021年底,清鎮市煙草公司的技術員鼓勵歸宗村以合作社名義發展烤煙種植項目,不到一年的時間,合作社便把500畝烤煙基地打造成了亮點工程——歸宗村煙區產業綜合體,并順勢發展成煙草行業省級試點。
(歸宗村煙區產業綜合體烤煙種植基地)
“圍繞歸宗村煙區產業綜合體,我們下足了功夫,打通10余公路的機耕道,新建了20間生物質燃料烤房,購置農運貨車1輛,配套各類農業機械20多臺.....說到生物質燃料烤房,確實要感謝煙草公司給予的烘烤設備補貼,否則成本就高了。”彭存勇回憶起歸宗村煙區產業綜合體建設。
“在煙草公司的指導下,烤煙綠肥壓青、高廂起壟、平衡施肥、結構調整、成熟采烤等實用技術,一項都沒落下。”彭存斌說道,“我們有‘清鎮酥李’的品牌實踐,還注冊了‘歸宗金銀花葉茶’商標,打造精品煙葉就是下一步的主攻方向”。
在煙草公司的幫助下,歸宗村積極銜接清鎮市新店鎮松峰煙農專業合作社,創新了種植在社、服務在社“社社”合作新模式,烤煙專業化育苗、機耕、植保、烘烤、分級服務在綜合體內實現全覆蓋,移栽機、無人機等山地丘陵先進適用煙草機械得到優先應用......
2022年輪作烤煙290畝,社員種煙收入140萬元左右,直接帶動歸宗村農戶50余人增收80萬元。按照“煙葉+N”模式,余下的210畝土地種植蔬菜,預計年創收20萬元。
“我們開展了很多農業項目,屬烤煙最為穩定,秋收后大家都掙了錢,種煙積極性也高了,2023年我們準備種植400畝,繼續帶領父老鄉親們共同致富。”彭存斌說。
努力讓農民成為最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業成為最有奔頭的事業。鴨池河畫廊生態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帶領“新農人”、轉型“新農社”,讓歸宗村成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家園。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