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古色古香的文化傳習所里,阿進旺抱著一把琴身顏色泛黃的四弦琴,彈奏出的曲子時而鏗鏘有力,時而委婉動聽,似乎要把心里的高興勁兒都用這細細的琴弦表達出來。
寒假期間,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縣哨沖鎮邑堵村委會曲左村的四弦琴演奏高手阿進旺多了一份活計:利用放假期間,向孩子們傳授四弦琴演奏技藝。
阿進旺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彝族海菜腔與彝族煙盒舞傳承人、四弦琴演奏及制作大師阿家文的次子。阿進旺的四弦琴演奏技藝深得父親真傳,十里八鄉名聲在外。
阿進旺演奏四弦琴(鄧楚瑜 攝)
可曾想到,眼前這位四弦琴演奏大師,4年前還是一位建檔立卡貧困戶。
2015年,按照紅河州委、州政府部署,紅河州煙草專賣局掛鉤幫扶包括曲左村在內的2個村委會、13個自然村。紅河州煙草專賣局駐村工作隊在對掛鉤幫扶的190余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摸底調查基礎上,以戶為單位制定了精準幫扶計劃。
在逐戶開展精準幫扶的同時,紅河州煙草專賣局累計投入幫扶資金2670余萬元,對13個自然村實施產業扶持、基礎設施建設、群眾素質提升、村容村貌整治、人居環境改善等幫扶項目,著力改善民生事業,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助力當地鄉村振興,以實際行動交出一份高質量答卷。2018年9月,13個自然村實現了脫貧摘帽。
紅河州煙草部門扶持邑堵村養殖葫蘆蜂(鄧楚瑜 攝)
完成掛鉤幫扶脫貧攻堅任務后,紅河州煙草專賣局堅持“脫貧不脫政策,脫貧不脫幫扶”原則,繼續書寫好“后半篇文章”。
2022年4月,哨沖鎮邑堵村委會辦公樓后山的樹林里住進了100多巢葫蘆蜂。這些葫蘆蜂是紅河州煙草專賣局駐村工作隊用上級劃撥的專項資金購買的。
這幾年,邑堵村委會各村小組的鄉親們在各級幫扶下,日子一年小跨步,三年大進步,不僅甩掉了窮帽子,還過上了好日子。然而相比村民而言,村集體經濟卻捉襟見肘,遇到維護道路、基礎設施時,村干部往往面露難色。
駐村工作隊在了解到邑堵村委會的難處后,決定向上級申請項目,幫助村里發展集體經濟。在進行充分調研的基礎上,他們把目光投向了葫蘆蜂養殖上,于是便有了之前一幕。
騎龍寨村種植的甜脆玉米(鄧楚瑜 攝)
在哨沖鎮騎龍寨村的村口,一個新建的容積為3000立方米的小壩塘靜待蓄水。騎龍寨村村民小組組長陳春武介紹,這個小壩塘的建設費用由紅河州煙草專賣局和村里共同承擔,達到蓄水標準后,將徹底解決全村1000余畝耕地用水難的問題。
騎龍寨村地處石屏縣北部山區,海拔相對較高,24戶彝族同胞世居于此。村里的區域雖然綠樹蒼蒼,但卻常年缺水,種地只能靠天吃飯,生活用水精貴如油。
2017年,駐村工作隊向上級申報了幫扶項目,幫助村民們鋪設了管網,修建了2座500立方米的水池,將10余公里外的一處山泉水引入了村里,解決了鄉親們生活用水難和部分耕地生產用水缺乏的問題,同時還將出村道路換成了水泥路。
這個小壩塘是紅河州煙草專賣局助力騎龍寨村推進鄉村振興的一個工程項目,建于2022年上半年。小壩塘建成后,富余的生活用水從此前修建的集水池溢出后,順著管道注入于此,而后再通過管網工程流淌到田間地頭,莊稼在地里就能喝到“自來水”。
“近幾年村里發展起了蔬菜和甜脆玉米產業,一畝地每年能種三茬,畝均收入在5000元以上。”陳春武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