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紅紙、一把剪刀、一支筆,紅紙兩邊對折,折三次后展開,沿折痕正反折疊。 在折疊好的紅紙上畫出小兔子圖案,接著沿畫線將不要的部分剪掉,剪出里面細小的鏤空部分,最后將剪好的小兔子展開來……”在浙江省浦江縣民主街上的“香溢紅色驛站”,省級非遺剪紙項目傳承人樓基洪正耐心地為香溢志愿者講解著“年兔”剪紙技法。大家聽了對浦江剪紙的文化藝術無不點贊稱奇,大家紛紛表示要好好學技藝,傳承非遺文化。
浦江剪紙始于唐代,鼎盛于明清時期,題材尤以花鳥動物和戲劇人物居多,以其清新秀麗、精巧柔美的藝術風格獨樹一幟,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了浦江傳統文化的標志性名片。“我們剪這個‘兔’要先選紙,剪多大的‘兔’就選多大的紙,然后把紙折疊成田字格,用剪刀在田字格里再剪個‘福’字,福兔迎春就出現了……”香溢志愿者張曉濱一邊學一邊教大家不斷的嘗試,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剪紙年畫就呈現出來了。
虎振雄風留浩氣:兔迎盛世啟新程。兔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四。兔子作為吉祥物,是機靈、溫和、善良象征。兔年到了,浦江縣煙草專賣局青年黨員攜手“香溢志愿服務隊”發起每年一次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新春剪紙展覽,開展“迎春送兔暖萬家”活動,香溢志愿者通過“兔年送福”讓更多的年輕人知道浦江剪紙非遺文化,了解民間剪紙的歷史文化,豐富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讓廣大市民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引導大家弘揚優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友愛向善的正能量, 在浦江過一個紅紅火火的大年,也希望能將非遺文化產業化,助力鄉村振興。
“民間剪紙中與兔子相互組合的多以蘿卜、白茱、花卉為主,常見的傳統題材中,有《贗踣免》、《蛇盤兔》等,在現代文明中兔子更以動畫的形式展現,萌兔剪紙系列就是這樣創造出來的,我們已經創作了上百個萌兔,深受市民喜愛”。省級非遺剪紙項目傳承人樓基洪正自信得說道。
活動中,“香溢志愿服務隊”隊員朱龍正帶領大家開展非遺送溫暖活動,“揚眉兔氣”、“錢兔似錦”“兔謀大業”“瑞兔來福”,周邊群眾紛紛趕來迎新春,志愿軍退伍老人、山區老書記、浦江縣黨員志愿者前來助力送溫暖活動,將一副副兔年剪紙送入百姓家中。
“香溢志愿服務隊”新春迎剪紙。黃孔輝攝
“香溢志愿服務隊”結對浦江縣成人文化技術學校,依托濃厚的非遺文化和學校一流設施,開展香溢志愿“文藝專班”助力鄉村振興,同時在浦江縣民主街上的“香溢紅色驛站”內開設“非遺文創直播室”、網紅上河村“香溢紅色驛站”內開設“非遺文創工作室”,通過城鄉“香溢志愿服務隊”聯動助力山區走上文化賦能共同富裕之路。
“香溢志愿服務隊”也新增云端課堂,錄制非遺文化系列課程,在釘釘群在進行云端剪窗、做燈籠,通過線上活動,豐富留守兒童寒假生活。目前,有浦江縣豐安志愿服務隊、浦江縣百分百志愿服務隊、浦江縣碧水藍天志愿服務隊融入到“香溢志愿服務隊”文藝專班的行列中,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溫度與厚度。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