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瀘西縣午街鋪鎮山林村,58歲的烤煙種植戶段志開穿梭在自家的梨園中,查看拉枝繩是否栓緊。前陣子,他請來工匠,為種在村里連片地的2多畝梨樹修剪枝條。
“修枝拉條是技術活,一般都要請人干。”段志開指著果園中的梨樹說,因為技術要求高,一個熟練的工匠每天只能修剪10多株小樹。而高度超過3米的大樹,每天只能修剪四五株。
山林村多山坡地,是瀘西縣小有名氣的水果種植村,其中以當地人俗稱的“早白蜜”和“雪花”梨最為出名,每年6月底7月初梨子成熟后,外地客商紛至沓來,鼓起了村民們的錢袋子。
段志開檢查梨樹的拉枝帶是否栓緊。鄧楚瑜? 攝
段志開種了30多年烤煙,時間比種水果長很多。前些年,在當地政府部門的引導下,靠著種烤煙打下的經濟基礎,他和村民的鄉親們走上了水果種植的路子。目前,全村梨、油,桃、杏等水果的種植面積有9000多畝,年產值3000多萬元。
村里的梨樹連片地的總面積有1000多畝,此前為烤煙種植區,十幾年前,為了改善連片地交通不便的情形,瀘西縣煙草專賣局投入資金在這里修建了13條、總長12公里多的機耕路,解決了這一問題。幾年后,山林村的水果產業發展勢頭旺盛,連片地的用途隨之進行了調整,這些機耕路為村民們很大方便。
山林村梨樹連片地中,由瀘西縣煙草專賣局出資修建的一條機耕路。鄧楚瑜? 攝
段志開的梨樹大部分種在山里,加起來有60多畝,市場價格好的時候,他每年賣水果的收入能有20多萬元。
去年8月,段志開讓兒子運著一大卡車梨到廣西銷售時,受疫情影響,水果交易市場臨時關閉導致梨子滯銷、變質,損失了7萬多元,“還好家里種著烤煙,要不然下半年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嘞。”說起當時的情況,段志開詼諧地說。
“今年有盼頭!”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段志開堅持種水果的信心更足。他說,3年時間讓他總結到了一條:雞蛋不能同時放在一個籮筐里,走多元化發展的路子才把穩。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