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彭水三義產業綜合體蔬菜基地的工人在采收蔬菜。 重慶市局(公司)供圖
“去年煙草公司在我們村試點推廣糧煙雙優項目,煙葉生產結束后套種紫薯和大豆。除了種煙收入,每畝可以增收2000元左右!”近日,記者走進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三義產業綜合體,弘升村煙農葛先毛正在指揮工人進行冬耕清殘作業,休息時間,他掰著指頭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為在現有條件下提高煙農的收入水平,重慶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牽頭組建的市第十八產業指導組決定走一條提高煙田復種指數、實行糧煙套種的道路,大力推進“煙葉+N”產業發展。2022年,三義鄉累計推廣“煙葉—紫薯”“煙葉—大豆”復合種植500畝,糧煙雙優項目綜合產值達到100萬元以上。
除了推廣糧煙雙優項目,產業指導組還支持有條件的村建設有機蔬菜示范基地、農特產品直采基地,培育600余戶農戶發展小經果園、小花卉園、小瓜菜園、小水產園、小養殖園“五小”庭院經濟,增加群眾收入。
鄉村是農民的家園,鄉村振興歸根到底是為農民而興。
在酉陽煙區,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以“煙葉+N”智慧農業綜合體建設為抓手,積極構建“以煙為主、多元發展”和“以煙促糧、以煙穩糧”的產業發展新格局,通過近一年來的打造,逐漸探索形成了煙葉與多元產業融合發展、產業發展基礎持續穩固、產業發展方式轉型升級的新路徑。
他們利用基本煙田拓展種植業,引導群眾打造“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合作模式,推廣“煙—經”輪作,種植蕎麥650畝,助農增收42萬余元;推廣“煙—蔬”輪作,種植白菜200畝,助農增收16萬余元。整合現有資源,支持煙農開展林下養殖,利用閑置期的育苗大棚養殖魚類、種植水培蔬菜等。此外,他們大力推廣種植綠肥油菜1.6萬畝,強力推進500畝綠色防控技術集成核心區和1000畝輻射區建設,在綜合體建設12座新能源烤房,協助回收舊地膜326噸,促進煙農增收326萬元。
種好一片煙葉,造福一方鄉土;發展多元產業,幫扶群眾致富。在重慶市局(公司)煙葉分公司經理肖鵬看來,依托當地資源,在大力發展煙葉產業的基礎上,積極打造煙區產業綜合體,助力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是發展煙葉產業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促進群眾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的必然要求。
2022年以來,重慶市局(公司)積極爭取市、縣兩級農業部門支持,將煙糧(經)協同種植納入大農業復合種植補貼序列,推進基本煙田可持續輪(間)作制度落地,綜合考慮當地生態、煙農習慣、市場前景等因素,統籌做好規劃,引導煙農因地制宜選擇紅薯、大豆、油菜、蔬菜、藥材等糧經作物,確保煙區規劃一片、流轉一片、建設一片、穩定一片、發展一片,形成相對固定的煙糧(經)協同發展種植模式。同時,他們依托相關科技項目,系統研究煙糧(經)融合的生產技術及配套模式,力求通過深入推廣煙糧(經)融合,實現糧食安全、煙農增收、土壤保育三重效果。
截至目前,重慶市局(公司)先后打造萬州人頭、巫溪文峰、彭水三義、奉節太和等10個田園綜合體,優化“煙葉+N”產業組合,積極拓展“煙葉—農旅”“煙葉—文旅”新業態,創建1個高山有機蔬菜直采基地、10多個生態農莊、2處農(文)旅融合觀光區、6個新農村建設示范點,繪就了一幅煙葉強、煙區美、煙農富的美麗畫卷。
檢驗農村工作實效的一個重要尺度,就是看農民的錢袋子有沒有鼓起來。重慶市局(公司)表示,將深刻把握增加農民收入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目標、更有力的舉措穩固煙葉基礎、深化產業融合、做好定點幫扶,千方百計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推進煙葉產區共同富裕。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