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玉溪市新平縣平甸鄉磨盤山系西支坐落著一座彝族村落——磨皮村,這里群山環繞,青蔥翠郁,是傳統文化瑰寶磨皮花鼓的傳承地。在磨皮村綿延起伏的山地上,一年四季色彩變換多姿,橙黃的沃柑、芒果,稈皮紫黑的甘蔗,綠色的玉米形成了山村幸福生活的“三原色”。而這一切,始于該村流轉土地發展規模化種植。
2014年,磨皮村土地經營模式發生了改變。通過招商引資+土地流轉為磨皮村盤活了土地資源,龍頭企業的入駐也帶動了磨皮村的農業生產方式向現代化轉型。依托褚橙莊園和褚橙品牌,成功實現了產業升級,之后,磨皮村又引進云南秋香晚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打造了磨皮“四高”芒果品牌。
磨皮村褚橙基地(羅敏菡 攝)
磨皮村沙迷打小組地理位置偏遠,是一個典型的彝族山蘇支系群眾聚居村落,共有農戶30戶。由于海拔較高,沙迷達小組不適宜種植沃柑、芒果、甘蔗等喜熱作物,主要種植烤煙和玉米,因此青綠色成為了沙迷達小組村民的生活基色。
“以前交通不便,種玉米一年只能賣七八百塊,刨去路費村民口袋也不剩幾文。現在路好了,外面的老板每年上來收糧食,給村民省了不少心。”沙迷達村民普春貴高興地說。2017年,政府投資1200萬元修通了一條長達14公里從沙迷達小組直通村委會的水泥路,又投入170萬元為沙迷達小組村民建造的民房、公廁、豬圈等,如今的沙迷達老舊土房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整齊的新房,水泥道路邊還有裝飾的盆栽。居住環境的改變讓沙迷達村民們的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
沙迷達小組新環境(羅敏菡 攝)
為鼓勵沙迷達小組發展產業增加收入,政府對沙迷達小組150畝坡地提供了550元每畝的改造補助,打造了一片良田好地。為了減輕村民的生產經濟負擔,平甸鄉黨委政府和新平縣煙草專賣局積極配合協作,對接紅河恒林化工有限公司,合力開展向磨皮困煙農捐贈化肥”活動,為沙迷打小組13戶經濟條件較困難的煙農無償捐贈硫酸鉀、復合肥、提苗肥共計3.7噸,價值14800余元。
向農戶捐贈化肥(羅敏菡 攝)
在沙迷達小組的集體水泥豬圈旁,村民羅貴紅正在喂著自家的兩頭豬,“現在日子好過起來,家家都養兩頭豬,一頭拿去賣,一頭自家吃。煙草部門的技術員還教我們把豬糞拿去堆捂,來年做農家肥,施肥的效果真的不一樣。”技術指導是新平縣煙草專賣局幫扶沙迷達鄉村振興的重要推動力。針對以往村民種地用肥不科學的問題,新平縣煙草專賣局就專門組織技術人員制定了一套因地制宜的技術指導方案,通過測土配方精準施策,鼓勵農家肥堆捂腐熟再施用,如今小組種植收益早已翻了一番不止。?
“以前窮,會一點漢話的都在外面打工,現在都陸續回來了,還是家里好。”羅紅貴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