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疇迎豐收,鄉村氣象新。成片的黃花菜地碧波萬頃,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金黃璀璨,周興村村民三五成群采摘黃花菜,一片繁忙的景象。
近年來,湖南中煙吳忠卷煙廠駐紅寺堡周新村工作隊從實際出發,緊緊圍繞“建強村級黨組織、著力推進強村富民、努力提升村級治理、盡力為群眾辦實事”四點精準發力,奮力開創農村產業“強”、鄉村環境“美”、鄉風文明“淳”、鄉村治理“安”、農民增收“富”的新局面,解鎖了鄉村振興工作的獨特“密碼”。2021年,周新村黨支部被評為三星級黨組織。2022年,周新村人均收入18244.19元,較2021年增長21.1%,實現穩步增長,在落實民生保障、脫貧富民鞏固提升等方面效果顯著。
點亮希望之光,讓產業強起來、村子富起來
面對周新村集體經濟處于停滯狀態的棘手問題,駐村工作隊根據入駐以來對村情的寫實情況,系統分析、全面研究,通過抓黨建促村組織戰斗力,抓黨員教育凝聚群眾、引領群眾,積極想辦法、爭項目、推改革,使集體經濟活起來,為開啟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新征程打下堅實基礎。
2022年,工作隊與村委共同制定《黨員積分考核制度》、《周新村積分超市管理制度》、《周新村積分超市積分細則》,有效促進村級治理效力,徹底摘掉了組織軟弱渙散村的“帽子”;對老弱患病黨員采取“送學上門”的方式,對流動黨員采取“現場視頻+學習筆記+定期匯報”的方式,把組織的教育和關懷送到村落黨員身邊;積極推進周新村黨支部與格林大華期貨有限公司黨委聯建,引進惠農政策。
另一方面,與派駐單位支部聯建,邀請該廠紀檢監察專業人員、外部法律專家開展廉政講座和法律援助,促進村民知法懂法,強化監督職能;組織群眾參與“六個先鋒”示范戶評選,全年共評選“六個先鋒”示范戶43戶;強化組織幫扶,著力建強村黨組織使周新村黨支部成為了紅寺堡區“一抓兩整”示范村。
駐村工作隊積極引進項目資源,大力推進強村富民新舉措,全年共落實該廠幫扶資金80萬元。其中,投資50萬元用于黃花菜加工廠分揀車間升級改造、牛羊肉車間建設、智慧黨建及綜合治理平臺建設,30萬元用于“1+5”周新村便民服務超市建設,豐富便民渠道,拓寬新時代文明實踐思路。協調幫扶資金用于建設鮮菜水果冷藏庫,為黃花菜產業種植加工提供安全保障,真正讓合作社有活力、農戶有實惠,組織有保障。
為了持續推進村集體經濟良性發展,著力銷售周新村農戶與太陽山鎮農副產品,并積極與地方政府相關部門溝通協調,將周新村合作社納入農產品名錄,這也是首次有村級合作社進入農產品幫扶名錄,為產品銷售上了一把“保險鎖”。2022年,共售出牛羊肉7000余斤、黃花菜41000斤,增加利潤10萬多元,帶動農戶300多家,合作社盈利較去年翻一番,真正實現了重心下移,共謀發展。
圖為工作隊員在田間考察,并遠赴黑龍江省推銷村內黃花菜
點亮智慧之光,讓孩子們心中有夢、眼里有光
知識就是力量,孩子就是未來的希望。緊抓教育扶貧,從根源上切斷貧困的傳遞,培養一批又一批與貧困作斗爭的生力軍,脫貧致富才有希望。抱著這樣一份認知,駐村工作隊默默許下愿望——要盡最大的努力幫助孩子們圓一個上學夢。
村里每年考了幾個大學生,又有幾個孩子到了上學年齡。關于教育扶貧,駐村工作隊總結了一句話:兩手抓,一手多抓上幾個大學生,一手要掰著手指頭抓適齡兒童上學。盡管脫貧攻堅的任務非常重,但是駐村工作隊的成員一有時間就要去村頭的學校轉一轉,去和老師、孩子們聊聊天,給孩子們講講大學生活是什么樣子,把希望的種子種在孩子們的心里,讓孩子心中有夢、眼里有光。為了做好教育扶貧工作,積極向公司爭取“芙蓉學子”助學基金支持,資助周新村6名符合要求的學生走入大學校園。
一次,扶貧工作隊去村頭的裕華二小,當時正值冬季,那冷風颼颼地刮著,孩子們的小臉兒凍得通紅,一雙雙小手上也起了凍瘡,駐村工作隊的所有成員都看在眼中,疼在心上。教室里,課桌上擺的是表面坑坑洼洼的礦泉水瓶,里面還結了些許冰碴,孩子們認真地聽著課,口渴了就抿上一口冰水,這不禁讓在場的成員鼻子一酸。駐村工作隊為了讓孩子們喝上一口熱水,積極向組織匯報,廠領導、各黨支部、各部門在第一時間捐助資金,為138名學生購買保溫杯及保暖用品,并向20名品學兼優的學生捐助書包及文具,在接過物資的那一刻,孩子們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溫暖了這個寒冷的冬季。
點燃脫貧之志,使鄉親們擼起袖子、鼓足干勁
周新村的多苦多難,不僅體現在貧瘠的土地、斑駁的土墻、簡單的飲食上,也在人們的身上、心上留下了印記。滿臉的皺紋、黝黑的皮膚、皴裂的手指,但最令人心酸的是被生活的苦難磨掉了的心氣和意志,仿佛已經失去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而這些對扶貧工作隊的觸動最大。
扶貧先扶志,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觀念、扶信心,幫助貧困群眾樹立起擺脫困境的斗志和勇氣,如果扶貧不扶志,扶貧的目的就難以達到,即使一度脫貧,也容易返貧。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讓鄉親們重新燃起脫貧之志和對幸福生活的追求,談何容易?絕非一日之功。但扶貧工作隊也熟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功成不必在我,只要駐村干部們久久為功,就必定能夠實現。抱著這份信念,駐村工作隊將思想脫貧與物質脫貧同步推進,著力激發村民的內生動力。
“大叔大嬸,我們又來看您了!”一聲親切的問候,拉近了駐村工作隊與困難戶馬由不的距離。馬由不老兩口看到工作隊成員走進了他家,眉梢眼角都甚是歡喜。今年78歲的馬由不是周新村貧困戶,老伴長期臥病在床,子女在外村安家,無人照看老兩口,勞動力嚴重不足讓本不富裕的家庭極度困窘??紤]到老兩口生活起居不便,駐村書記劉吉強出資為馬由不老人購買了米、面、油、牛肉等生活物資,并與當地政府相關部門積極對接,申請救助。每次入戶,駐村工作隊都會特意看看兩位老人的身體狀況,并與其聊聊家常,幫忙做做家務?!凹胰瞬辉谏磉?#xff0c;有事兒就給我打電話,我就是你的親人”。這是劉吉強每次入戶走訪時對馬由不老兩口常說的一句話。
像這樣的幫扶故事還有很多很多……
在當地政府和村委的幫助下,在該廠黨委廠部的傾力幫扶下,周新村村民點燃了脫貧之志,奮勇拼搏,脫貧攻堅終結碩果。
2022年,向政府匯報37戶土地近400畝鹽堿化問題,尋求農科院專家給予技術指導,為下一步治理提供思路;積極參與鄉村環境整治,利用三色卡評比表彰先進提醒落后農戶;幫助家庭困難群眾、老弱病殘群眾摘黃花菜、黃豆,為農戶修剪果木1000多株;通過鄉村大喇叭、入戶講解等多方式,將“三農”政策、惠農政策宣傳到位;調解農民糾紛10多起,為80歲老人禹麻南解決與兒媳之間的養老金問題,通過走訪落實了多年來27位村民務工工資無人解決的問題,樹立了駐村干部威信,增強村組織公信力;積極完成2021年后評估整改工作,共認領反饋問題14大類45項,做到事事有措施,件件有回應,圍繞“兩不愁三保障”主線摸排,聚焦鄉村振興兩大任務,摸清農戶產業、就業及收入情況和因病、因災等造成返貧風險,監測到戶,精準到人,摸清家底,有效幫扶,共建“一戶一檔”550份。針對自治區及吳忠市督導的11類24個問題和紅寺堡區督查7個問題,認真制定整改措施,按期、按要求、高質量完成整改。
圖為工作隊員幫助村民干農活
如今的周新村,村民們老有所養,幼有所教,黃發垂髫,怡然自樂。老百姓安居樂業,正斗志昂揚地奮進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
下一步,駐村工作隊將繼續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持續加強“1+5”周新村便民服務超市建設,推進落實民俗文化廣場項目建設,建設商業網點,打造黃花菜采摘示范園,通過延伸農產品產業鏈帶動經濟發展,穩步推進強村富民工作,持續破解周新村脫貧“新密碼”。?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